人间有百态,快手见众生
1
2019年1月8日,天气正寒,42岁的黄春生像往常一样跃入河水。
河水冷硬如铁,岸边堆满冰碴,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冬泳是黄春生多年的习惯,他的身后还有人需要守护,他必须保持强健的体魄。
年迈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先天智力障碍的弟弟,两个离不开人照顾的至亲,是他必须好好活着的理由——
人,从来不是只为自己而活。
那天游完泳,他爬上岸,看见路人围了一圈,对他啧啧称奇。
一时兴起,他拜托路人帮他拍了一个视频,传到了快手上。
视频很短,大约只有几十秒。
镜头里,他穿着拖鞋站在冰面上,慷慨激昂地喊了一段励志语录:
吃下平常人吃不了的苦,享受平常人享不了的福。
声音高亢情绪饱满,手却不自然地举着,像他无处安放的人生。
那时候他绝不会想到,接下来他会以快手为起点爆火,成为有上千万人关注和喜欢的“朝阳冬泳怪鸽”。
就连他口头禅里那句奥利给,都在中文互联网上风靡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冬泳怪鸽确实很怪,41码的脚穿45码的鞋,一年四季不穿袜子,一日三餐吃蘸酱菜,每次冬泳完还要大声喊出奥利给,干瘦的脸用力绷出笑容,算不上多么好看,但充满了真诚。
周围的人不太愿意和他接触,这谈不上恶意,只能说大家都很忙,没有太多功夫去留意一个普通人。
其实他很有才,会打快板,会主持,西装革履在村里人婚礼上当司仪的时候也特别有范儿。
然而那些短暂的“高光时刻”,往往被现实的更多窘迫所掩盖。
但自从他开始在快手视频里记录生活、用励志语录鼓励陌生网友后,世界忽然对他睁开了眼。
有那么多的人在看他的视频、听他的声音,仿佛过去42年漏掉的目光一瞬间加倍补偿了回来。
起初也有人嘲笑他的励志语录,大家觉得哪有那么夸张,只是为了节目效果吧。
还有人把他的视频转载到其他平台,或是做成鬼畜。
评论区的陌生人好奇留言,问这个人是不是巨魔战将(《DOTA2》里的一个英雄)。
直到冬泳怪鸽开了直播,在简陋到荒凉的家里津津有味啃着蘸酱菜,脸上的褶子依然笑得无比灿烂真诚,老铁们才意识到他说的都是真的:
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
后来快手邀请他录《看见》演讲,他说“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声音微微颤抖。
这次平台12周年,快手拍了一支短片《生活一直向前》,里面也有他出镜。
黄春生有多被周围人质疑,冬泳怪鸽就有多被快手上的人喜欢。
他在快手发的第一支视频下,至今仍有用户前去考古,还有人戏谑留言,说自己是穿越来的:
你以后一定是个惊动互联网的大人物。
或许很少有人会比黄春生更能理解什么叫“生活一直向前”——过去42年的道路都与坦途无关,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行走。
终于前方峰回路转,好运从天而降。
冬泳怪鸽火了。
命运好像对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先是在悬崖边踹了他一脚,又让他攀住了一根绳。
2
小人物的走红其实并不罕见。
无论是古早互联网时代BBS上的一张照片,还是像《1818黄金眼》这样的节目,总会有人因为偶然的契机而受到大众的关注。
就像安迪·沃霍尔的那句名言:
每个人都可能出名15分钟。
大部分意外走红的网红,都是作为一个被动的、等待被挖掘的“故事”而存在的。
往往是媒体先发现了他们,注意到他们身上的新闻价值甚至是猎奇价值,然后再赋予他们流量。
或许是因为一条滑稽的眉毛、一首油腻的歌,又或者只是大家单纯地想看帅哥美女了。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新鲜劲过去,大众失去了兴趣,一切就都回到原点。
但冬泳怪鸽的出圈,和过往所有的“网红”逻辑都不一样——
他一直在主动记录自己的生活,再通过快手让世界看见。
这个“主动”,非常非常珍贵。
即使在爆火之后,他也一如往常每天跑去河边游泳,喊着正能量口号,再顺手拍一段视频发在快手上。
这个习惯从来没有变过。
这样的视频,他发了上千条。
“奥利给”的流行,也是在快手火热的评论、转发和模仿二创中滚雪球般形成了一股风潮。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曾在2020年将“奥利给”收录进“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这是对既成事实的总结。
他的流量、他的走红、他的价值,由关注他的所有快手用户共同赋予。
这是大家共同的胜利。
冬泳怪鸽并不是职业自媒体人,最初发的一些视频严格来说甚至算不上是“内容”,只是快手上最普遍的生活片段之一。
他是冬泳怪鸽,也是黄春生,更是一个从头平凡到脚的普通人。
但是没关系,平凡人的生活,由平凡人来支持。
没有人有资格替我们定义什么是土、什么是潮。
我们喜欢的,才是潮。
因为人海所往,就是浪潮奔涌的方向。
3
对整个中文互联网来说,冬泳怪鸽的走红模式都算是“特例”。
但对快手来说,却又相当“合理”。
和冬泳怪鸽相仿,《生活一直向前》里另一个出镜的创作者手工耿,也是这样毫无预兆地在快手上火了起来。
手工耿的真名叫耿帅,是河北保定人。
18岁那年去北京打工,他先是在工地干了一段时间,因为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生活,于是又和干了一辈子电焊工的父亲学了电焊的手艺,进了一家电焊厂。
他是个很外向的人,虽然离开家的时候他爸特意嘱咐他多干活少说话,但他依然有一肚子的想法和创意想与人分享。
电焊厂的火花刺眼,把工作台照得透亮,但他看遍四周,却找不到一个被世界看见的机会。
2013年,他高强度发微博,一会儿感慨自己马上而立,而人生仿佛无法改变,一会儿拍了一张苍白的楼宇,配文:
现实中抬头尽是无奈。
类似的话,他还说了很多很多,都是掏心窝子的。
只是流量和关注度似乎总是向明星和超级大V倾斜,在大多数平台上,像他这样的普通人只能把话说给自己听。
直到2017年,他试探性地在快手发了第一个视频。
那是一个用管钳做的蚂蚱,样子很抽象,仔细看甚至还有点呆萌。
然后他惊讶地发现,这里有人愿意看他。还有很多人热情地点赞、评论,认可他做的小玩意,希望他以后做更多的发明。
即使素不相识,但他们似乎比身边所有人都更亲近。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生活向前,耿帅也变成了快手上那个“手工耿”。
后来他红到一塌糊涂,在全网全平台都有大量粉丝,甚至火出了国门,被日本国民级别的综艺《月曜夜未央》追着采访。
但传奇故事的开篇,是快手上那只孤单的蚂蚱,是那天有快手用户多看了他一眼。
手工耿的标签,是“无用”发明。
在快手之外的现实生活里,他身边很多人是真觉得他忙活的那些手工没有价值。
甚至在村里闲逛找灵感的时候,都有人暗地里指指点点,说他不务正业。
但谁又能定义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无用”呢?
我敢想敢做,创造快乐,算不算有用?
我把搞发明的过程拍下来给别人看看,算不算有用?
快手的粉丝们也会调侃他“无用”,但这种无用,恰恰也是大家爱看他的原因。
手工耿能火,搞笑有趣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从小被周围环境灌输、强调过太多次“要做有意义的事”。
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会磨灭于无处不在的实用主义。
这时候,我们反而会特别羡慕手工耿那种自由自在、放飞自我的“无用”精神。
在那支快手12周年短片《生活一直向前》里,手工耿笑着说:
这些发明能让朋友们乐呵乐呵,那就够用了。
或许人生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有用”。
快乐,就够用。
4
其实冬泳怪鸽和手工耿之所以能火,并不是因为有多特别,反而是因为他们一点都不特别。
谁身边没几个喜欢折腾没用东西的怪咖,谁没见过几个倒霉蛋被命运折腾得满头疤?
这样不折不扣的普通人,很容易就会被关注爆点的“新闻叙事”所忽略。
就像陈奕迅《浮夸》里唱的一样:
人潮内愈文静,愈变得不受理睬。
但快手有另一套叙事逻辑:
无论一个人多平凡,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那道光。
而快手的意义,就是让世界看见这道光。
如果没有快手,就算黄春生的内心再怎么坚强,也没人愿意去了解他的精神世界。
他坚持冬泳和不穿袜子的习惯,他高喊的正能量口号,他的穿着和搞怪的表情,只会引来人们的侧目和非议。
但是在快手,他是被人尊敬的“奥利给大叔”,粉丝们热情地在视频评论区留言,说他的故事和声音带来了无穷力量。
如果没有快手,耿帅也大概很难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
他就算再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需要被理解和欣赏。
现实没有给耿帅这样的土壤,亲戚朋友只会以“为你好”的名义来劝阻他,让他多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比如攒钱买房和结婚生子。
但是在快手,他是知音无数的“保定爱迪生”,粉丝给他出主意、催更,期待着他还能做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是快手把和世界格格不入的“怪人”,变成了被所有人喜欢的“达人”吗?
不。
快手并没有改变他们,与众不同也并不是必须被排斥的理由。
怪人和达人之间,或许只是缺少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快手给了这个机会。
仅此而已。
5
在《生活一直向前》里,还有个出镜的创作者,叫李娃娃。
她年纪挺小的,00后,去年才大学毕业。
和冬泳怪鸽、手工耿相比,可以说还是个孩子。
但她和他们相同的地方在于,都在向大家展现生活的不同可能。
只不过,李娃娃展现的视角要“丰富一点”。
她拍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大千世界与人间百态。
在《体验一百种人生》这个系列里,她用拍纪录片的手法,去拍那些鲜少被关注的普通人的生活。
不避讳,不遮掩。
不作修饰,不给评价。
她只是忠实地记录下来,直观展现给所有人看。
城市地面上是大家熟知的繁华,那李娃娃就拍地下室里无处歇脚的孤独灵魂。
白天的世界大家匆匆忙忙习以为常,那李娃娃就专注去拍凌晨四点的菜市场和凌晨十二点的批发市场。
透过她的视频,无数人第一次用不同的视角重新观察身边的世界。
看的人与被看的人都是普通人,但真正的共鸣,往往就发生在普通与普通之间。
越普通、越真实,越动人。
6
同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那些在过去难以想象的特例,正在被快手看见、放大。
为什么偏偏是快手?
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快手把记录生活的门槛降到了人人都能用。
普通人的生活,往往是最有力量、最能打动人心的。
但过去,人们似乎没什么机会去记录和分享。
不是因为没有发声渠道,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怎么去讲故事?
很多人并不擅长表达自己,日常写个朋友圈文案都费劲。
至于录视频?
侃侃而谈这件事也远比想象中的困难,更别说后期和剪辑这种听起来就像是技术活儿的事了。
直到移动互联网孵化出了短视频这个内容体裁,才终于消弭了这道门槛。
只需要有一个最便宜的智能手机、有网,随手一拍,就能真实地记录生活片段。
不需要工整的结构,也不需要考究的用词。
不用刻意地去学习构图打光,更不必去踩点彩排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拿起手机,打开摄像头,无非就是几十秒。
拍就完事了。
如果没有短视频,冬泳怪鸽脱口而出的“奥利给”无人知晓,手工耿也发不出那只突发奇想做的管钳蚂蚱。
不只是他们,快手上还有很多很多普通人,因为短视频而被“看见”和“记住”。
不需要找任何资料,我现在就能回想起在快手上看见的那些平凡人的瞬间:
沧州打铁花的少年,在家门口背着襁褓中的弟弟写作业的山村女孩,在昏暗灯光下展示祖上传下来皮影的非遗传人老大爷。
他们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他们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
7
“短视频”本身只是一种新的内容形式,现在很多平台也都支持发布短视频内容。
但并不是每一个平台,都鼓励人们不加修饰地展示自己最真实的生活。
真实是个稀缺品,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如此。
为了承载真实,快手从一开始就在努力塑造一个包容和尊重的社区氛围。
这些年来,快手的口号从“看见每一种生活”再到“拥抱每一种生活”,始终没有改变过最初的态度。
为什么一直要强调“每一种”,因为生活本来就是有苦有甜、有好有坏。
有人过得光鲜亮丽,自然也有人活得朴素平淡。
但他们都值得被尊重,都值得被看见和拥抱。
大家都是“不完美”的,但不完美,也可以很美。
如果说短视频的出现,是打破了记录生活在技术上的障碍,那么快手这12年来对真实生活的坚持,就是在打破大家内心的障碍。
过去有人说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孤岛,所有人都戴上了一副天然的假面具。
但是在快手,我可以放心地把面具卸下。
不用担心被人judge穿着打扮老土,也不会被人diss长得丑。
我只能活一次。
我只想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8
除了冬泳怪鸽、手工耿和李娃娃,这支12周年短片里,还有借助快手改变了自己家庭命运、通过三农带货帮助家乡一起致富的卓玛,以及从广州服装档口小老板打拼到快手直播电商Top级主播的芈姐。
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代表着快手在不同领域的发展。
通过持续布局直播、电商、广告,快手已经从当初制作并分享GIF动图的APP,成为一个承载中国数亿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短视频社区。
有些创作者一开始或许只是想在快手上随手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但随着平台的一直向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也被快手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
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幸运,更是我们的幸运。
通过他们,我们也知道了原来生活可以不用那么卷,可以不用那么精致独特。
所有人都可以被所有人喜爱,整个世界都可以被整个世界接纳。
而用户的成长,也同样在改变着快手社区,丰富着它的内容生态。
今天的快手,其实是无法被定义的。
无论是行业领先的内容社区还是数字平台,都只是在描述它的一部分。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需要快手的理由——
或许是因为保存在平台上的几段生活记录,或许是因为在平台上相熟的老铁哥们儿,又或许是因为在某个人生阶段,曾经靠它熬过了艰难时光。
而当数亿个理由和数亿种不同的人生,在互联网的云端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任何概念性的语言都会显得过于苍白无力。
你没法说快手是什么,你只能说快手有什么。
它有这个世界最需要的鲜活、真实的生活样态,也有能够让用户打破隔阂、接纳自我的社区氛围。
12年来,不光《生活一直向前》,快手也在向前。
我们也是。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