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其实没有差别
看到最近王思聪的微博抽奖转发活动、支付宝“锦鲤”抽奖活动以及网易“丁选之子”的活动,我不禁想起我小时候在商场跟着父母结账的时候,收银员就会给我们一张抽奖券,到隔壁的抽奖中心碰一碰手气,但结果往往是“谢谢惠顾”。
楞了一下,这些抽奖活动跟以前的抽奖活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有,也没有。
有,是因为现在的抽奖活动有了发布者个人&平台官方知名度的buff,以及它的影响范围更大&奖品价值更高等;
没有,是因为这些抽奖活动本质上都是利用人性进行的商业推广活动。
现在每次打开APP上都会看见的各种开屏广告、朋友圈文章的底部banner广告、资讯类APP的信息流广告,不就是以前报纸上的首页广告、报花广告吗?视频时候的开片广告、暂停广告,不就是电视tv上的广告吗?
传统报纸广告
APP开屏广告
微信文章底部广告
一、那么,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究竟“新”在哪里?
1. 媒体的介质更多种
从远古时代猿人把信息记录在木器、骨器、石器上,
古代信息传递通过纸张、口口相传、告示,
近代把信息投放在电视tv、报纸、杂志,
直至到现在的互联网、APP、OTT等。
从一直以来的实体媒介,变成了虚拟载体,信息都被数据化、虚拟化呈现到那“弹完之地”的数码屏幕上。而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的信息的处理能力,能够在共同的头脑上构建出一致认同存在的符号与信息。
西汉王莽利用口口相传的舆论操纵,企图登上王位复兴周代古法。
特朗普通过推特发声,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他们都用政治目标响应了当时人民的需求。
而这两位人物上位之前的媒体差别就是,当时西汉没有特朗普所拥有的推特。
2. 媒体的创意形式更多样
从以往报纸杂志上的平面广告、文字信息广告,变成了现在跨渠道的视频营销跨界营销、声音营销、触感营销等。媒体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多样,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可以利用,力求给受众最深刻的体验。
3. 媒体的影响力更广阔
从前的传统媒体——即使先进如电视tv——其影响力也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如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个信号范围&同一个频道,才能接收到相同的信息。
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则最大限度地打破了这些限制,只有拥有手机号、IMEI号、地域……所有目标受众的信息,就能灵活地将消息推送到其屏幕上。相信你也收到过10086所发送的实时“气象灾害警告”短信,以及“新世相”每天更新的通知。
4. 媒体的话语权更扁平
无论是远古的猿猴种族、古代的君王霸主,还是近代的政治大家,商业巨头,他们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媒体的发声权:记录食物的储存信息、让百姓知道现在的统治者、召集青年军、股市上市信息……平民只能发声的地方只有寻求媒体帮助,以及如《1984》的温斯顿·史密斯一样,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现在,只要你会用手机,会用全国最庞大的通讯工具“微信”,就可以通过消息、朋友圈等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究竟“不新”在哪里?
媒体发布的内容上,依然是广告主的硬广曝光or软性植入产品&品牌信息;
媒体创意形式上,大部分还是图片、文字、视频;
媒体的目标受众上,还是以人类为主体你我,只不过他们从传统媒体时期到新媒体时期中,长大变老了;
而媒体信息能够被受众关注甚至传播的原因,还是因为受众的心理(社交,炫耀,展示,奖励,安全,自我表达等)始终不变。
四、在营销圈上,新媒体究竟“新”在哪里?
1. 更个性化的圈定目标用户
上面讲到,通过互联网&设备信息,技术就可以将信息推送给特定的受众,无论你姓氏名谁,只要获得了你的手机号、QQ号等,就可以连带出你的其他信息,对方可以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将信息推送到你的屏幕上。
2. 更丰富的互动形式&创意
以往平面广告、洗脑短片就是广告主的全部选择了,现在除开旧的形式,还有AR、H5等形式,将原有的旧玩法包装一下,就是全新的创意了。
3. 更准确的广告效果数据
通过添加监测代码、建立投放系统、导出分享二维码的数据等,信息发布者更能够跟踪自己的信息究竟触达了多少人,虽然虚假流量也有不少。
4. 更广阔的影响范围&KOL
虽然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关注范围,但每个阶层都有不同阶层的连接点,只要这个连接点在新媒体上转发了这个信息,就能打破不同圈层的界限。
五、世界上不变的除了“变化”,还有“不变”
虽然很多人说2018年广告业的寒冬,这其中有广告公司方面的原因(业务不适应新的客户需求、业务需求少等),有经济环境走低的原因(广告主预算减少、中美贸易战牵连国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也有营销传播方式变化的原因(通过用户数据运营达到甚至超出广告投放的效果,牵引出甲方的CGO以及“增长部门”取代了CMO以及市场部),这些都是2018年里的变化。
但仍然有不变的东西,比如消费者的认知机制、形而上&形而下的需求、以及广告主对于利益的追求。
最重要的是,在市场主义中,市场上的每一个主体所追求的实质,就是“发展”与“变化”,不同行业的公司通过创造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鼓吹扩大需求,在世界上开拓更广的市场,物质生理需求满足了,接下来便是心理需求。人类会一直追求这些“不变”的需求,直达地球毁灭。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