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故事:漫长的项目
2012年,一个成年后对日出拥有最多偏见的年份。
襄阳南路与南昌路口清晨豆花烧麦的香,还能依稀记得少许。
记忆里,当时每一缕晨光都很柔和,有后期印象派般的淡紫色和浅粉色调,偶尔还有金红和靛青色镶嵌在天边,很美。
但当年淮海国际广场写字楼的空调,下班后是会停的,冬天冷、夏天热,在里面熬了一年中最多的通宵后,对那一年份的日出,着实带有了极深的偏见。
我是2011年去的麦肯,当时的GCD路易斯在2010年初就找了我,他当时带领4个庞大的创意组,几十号人手,我答应前公司老大卫兵哥多留一年就没去。
后来11年初路易斯又找来聊的时候,说有一个独立带组的机会,可以来看看,觉得挺有挑战,就去了。
座位就在Tomaz(莫康孙)的办公室正对面,Tomaz来的早,隔着玻璃就能看见我座位,我不好意思太晚来,早到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最开始和小唐兄弟一起带一个大组。小唐是一个看着粗旷内心细腻的好文案,后来小唐兄11年就离开麦肯自己发展了,前几年自己开了一家新公司,依然保持着他的风格,文艺细腻。
我后来在麦肯自己独立带着这个组,有人来有人往,但总体上很稳定,一帆,晓明,先华,包老师,Freya,波波,梅子,二翔,小钧钧,当时的工作真的苦,但很开心团结,传说中的淮海中路日出观光组,每个人都生动,能写出狗血野史的那种。
2012年初,飘来了一张开年brief,有一个新车上市的项目要做,车是13年上市,但提前一年就把brief下了,于是,这个漫长的项目开始了。
当时也不记得是中间的第几次提案,熬夜到凌晨天亮前整理好所有文件,准备了3套完整的方案,脚本、文案、音乐、故事板都准备完毕,和客户总监 Frank 兄弟说好,回家洗漱一下在公司楼下汇合,去往固定旅游打卡点,浦东申江路。
公司楼下汇合时,人少了一个,一帆,一个很有天分的文案,又再次不靠谱地缺席了,除了作息规律极其不靠谱,其他倒挺靠谱,(一帆2023年在甲方带队拿了中国第一座戛纳钛狮)打的通电话,没有人接茬,传统保留节目,派人去他家敲门,家里再次鸦雀无声。
团队去往客户那边,三套方案提完,客户的主管表达了模棱两可的喜爱和纠结,毕竟见多了此状态,团队们微笑着离开,内心既没万马奔腾也未心如死水,毕竟,客户付的是年费 ……
下午回公司等意见反馈,5点钟的时候,一帆来公司,假装无辜地看着我们,说了几句,“我睡昏过去了,打我电话了啊?才看到啊”,大家的白眼,翻到天边还没拉回来时,客户的反馈来了:再看看新的方向吧。
重头再来,是那一年的主旋律。
在2012年的一整年里,为了一个客户的一个单一项目,前后提报了100多套完整的TVC创意方案,也许熬了有100多个通宵,全年只休息过2天,当时的很多记忆已经日渐模糊并错位,但对通宵后的那些日出,依然有印象。
那一年里,还有一个小插曲,2012年央视向各大广告集团发出比稿邀请,征集2013年春晚公益广告创意方案,当时麦肯也拿到了这个很不清晰的brief,老莫给到了不同组,说大家可自愿参加,我抽空弄了一套完整的创意方案给了过去,最后中标了央视春晚历史上的第一支公益广告,是一系列篇的公益广告,名字叫《回家》。
当我13年初在非洲拍摄其中一支的时候,接到好朋友兼客户Rockier的一个电话,她为难地说:“上次确定的创意,取消了,是整体预算的问题,大家保持好心态。”
当时挂完电话,我恍惚了3分多钟,纠缠了我们2012年一整年,漫长的项目,就这样结束了?
后来,2013年2月9号晚上,春晚31年历史上的第一支公益广告出街了,是回家篇之《迟来的新衣》,从庙堂之上到寻常巷陌都引发了热议,回家系列也成了那一年的现象级作品。
人生,有时就是如此荒唐,当你被不停地抽了一整年的耳光后,又偷偷塞给你,一颗小小的糖!
记录每一个在场故事
2023数英奖,以“在场”为主题,汇聚了百个行业人物的在场故事,真实鲜活,耐人寻味,欢迎前往活动专题页查看更多故事。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