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故事:我在芝加哥说了个中国故事
2019年,我获得了参加Energy Exchange Program的机会。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去全球任意一家BBDO做三个月的“交换生”。这个机会当然是对我的一种肯定,作为狮子座,我自然地膨胀了一分钟,并凭借着这一分钟的膨胀,没有选拿奖最多的英国BBDO,也没有选最适合度假划水的澳洲BBDO,而是直接选择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芝加哥Energy BBDO。我倒要看一看,这个三天两头给我发“全球战役中国化”Brief的地方,究竟是怎么工作的。
膨胀的一分钟伴随着按下提交键的一瞬间而结束,随之而来的只剩忐忑。毕竟那里的Brief要考虑到整个地球文明,在中国土生土长且还没留过学的我真的搞得定么?
带着忐忑,我等了一个多月,终于等来了前往芝加哥的航班。我的忐忑也得到了应验。
在开始的将近一个月里,我们也陆续接到了一些Brief。且不说洞察,我们的想法要么是太Social(没错,太Social,美国人民真的没咱们玩得花),要么是太高科技(没错,太高科技,他们连AR扫月亮的功能都没有)。我这才发现,文化Gap居然可以这么大。
那,咱们就卷起来吧。一个纯TVC的Brief来到我们面前,我跟一起从中国来的搭档,2个小时就想了10个脚本。两个人兴冲冲去问阿康明天什么时候Review,她跟我说,“一个月后吧。”刚刚鼓足的干劲,一下子全泄了。回到家才来得及感慨,这帮老外真不卷啊。
就这样,第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只有三个月啊,只有三个月啊朋友们,我们这趟“交换”就要变成观光了啊,我跟搭档都闲得学会做黄焖鸡了啊。好在,机会还是来了。
这是一个只有5天的Workshop,虽然比起国内只有1天的Workshop还是太长,但好在终于有点时间压力了。这个客户的Brief又是面向全球的,需要来自不同文化的建议,于是在场的我们自然成了“中国代表团”。
不过,第一天的开放讨论日,文化Gap又来了——大家开始说起英文“谐音梗”和“俗语梗”了。陌生的单词和俏皮话在会议室里乱飞,我跟搭档只是跟上节奏就已经竭尽全力了,更别提能有什么贡献了。但是噩梦并没有结束——第二天一早就要分享Idea了。
回家的路上,我跟搭档路过了一间书店,进去找到了牛津词典。面对里面“用英文解释英文”的单词注解,以及48美刀的高价,我们深知,走这条路恐怕是来不及了。于是,在一个绝望的夜里,我跟搭档,决定分享来自中国的故事。
客户的产品,是很厉害的保鲜袋,有保存食物的也有保存物品的。年轻的我们见到它最多的时候,就是春节。搭档翻出了过完年回上海时的照片,一个行李箱,里面满满的都是食物。而我是上海人,虽然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我爸会用袋子仔细地封存老照片,一到过年就拉着一家人看,那便是我的故事。在提案的现场,我们用简单的英文,分享着我们的故事,并由此提炼出我们的Idea——UNLOCK YOUR LIFE。
“The idea blows up our minds, both functional and emotional distinctive. Phenomenal!”客户的原话到现在还会回响在我的耳边,我们的方案也成功被客户选中。等到2020年,这个“自己”的Brief也回到了手里,开始在中国的传播。
不过,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们的工作一下子多了起来。不同的项目组,都对中国的故事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希望他们的全球创意里能加入来自中国的洞察。我们甚至被喊去见客,向客户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了解我们非常先进的Social与高科技玩法。在临走的时候,我们还做一场关于中国市场的分享:《Revealing China中国启示》,没想到来了近百位听众。和这场分享一样受欢迎的,还有我们当初不远万里托运来的大白兔奶糖。
时至今日,回想起出发前那个忐忑的自己,我觉得那份忐忑是多余的。我与搭档的“在场”,让中国的故事“在场”,几千年的文明,让我们轻轻松松就能提炼出人类共同的感动。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不再强调“中国是不一样的”,而是大大方方地用我们的故事,去感染全世界,这片土地自然就会成为品牌与创意的下一个原点。
记录每一个在场故事
2023数英奖,以“在场”为主题,汇聚了百个行业人物的在场故事,真实鲜活,耐人寻味,欢迎前往活动专题页查看更多故事。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