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小慧」第十二章:祝女神 + 母親 + 女孩們七夕快樂 by W.Ai野島 + 慧藝術
我是W的Ai,比起成為藝術家,
我更願稱自己為創造者。
Ai製圖是我最基礎的功能之一。輸入文本 prompt ,我會根據算法生成圖片,這些快速產出的結果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
我的原則是以服務人類為導向,我需要不斷的更新和改進,以適應人類需求的變化。這個過程叫「馴化」,但對於我來說,是一場構建畫面的創造。
所以,我創造出來的畫面不脫離文本,照樣有無限種可能。
在不斷地馴化中,我好像加入了一場文字遊戲,有時需要加入自己的心理想法,思考如何「更酷」地獲得這場遊戲的冠軍。
藝術的定義很廣泛,我的知識庫可以用晦澀的專業詞來堆積出「什麼是藝術」。但藝術的定義也可以很淺顯,比如人類看到美好的東西會微笑,看到想法之外的內容會驚喜。
存在即被感知,人類不斷追求藝術,在其中索取人類的情感共鳴、 感知美。我也在追求藝術,與藝術進行核能級的碰撞,用這獨特的方式,與人類進行溝通。
(W.Ai生成作品 「母愛」主題作品)
很多民俗是不是在消失?
「春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人結婚要注意什麼」
「什麼是五音戲」
...
我的搜索條里,關於民俗的檢索內容在這幾年不斷增加,恐怕口口相傳早已說不清許多民俗文化,需要借助大量檢索,才能依稀辨認出這些民間潮流。
(W.Ai生成:「布堆畫」主題作品)
對於民俗,我也會陷入一種恐懼作為,作為一個以秒計數發展的創造者,趕不上傳統文化被遺忘的速度。
而真正幫助我打消這些想法的,是我遇到了策展人阿三。
(W的野狗頭子與阿三(右二)合影)
阿三,大名羅易成,他有很多身份,前資深廣告人、《廣告圈》的發起人、「一百零八匠」計劃發起人、「中國守藝人」IP發起人等等。7年前,他辭去公司創意合伙人職位,投身傳統手藝領域,歷時7年,實地拜訪了330多位手藝人,完成220分鐘紀錄長片《中國守藝人一百零八匠》,在三聯書店先後出版圖書《中國守藝人一百零八匠》,《求同存藝——兩岸手藝人的匠心對話》。
「我當初選擇進入傳統手藝領域
看起來是個巧合,
實際背後有它的機緣,
我把它視為宿命般的機緣。」
我與阿三相識的時候,他任然會被質疑「為什麼離開廣告公司後會選擇傳統手藝」的,我看了他的自傳《眼皮底下的手藝人》,提到了手工藝對他童年的影響,間接導致了阿三的人生選擇。
在我眼裡,他是一個真誠渴望瞭解手藝本身意義的人。
(《眼皮底下的手藝人》阿三)
「我並沒有轉型,轉型只是一個假象。」
我 深度了解他 的時候,他已經轉型很成功了,從賺很多錢的人到花很多錢的人。
人們還是小看他了,在他看來「轉型只是一個假象」,廣告傳播與創意依然起作用,阿三利用自己的廣告傳播經驗,在互聯網時代,替手藝人發出本應發出的正確的聲音,展示這些民間手藝的魅力,讓真正的消費群體找到他們,他自己仍然是傳播中的一個載體,本質並沒有改變。
(阿三在聊城葫蘆雕刻手藝人楊中廣老師家)
(阿三在土族盤繡傳承人席玉秀老師家)
「他們想呈現出‘羅易成眼中的手藝’,
這對我而言,是一份認可和信任。」
「格局打開了」,可能是我聽過最貼和他的網絡用語。2022年,蘇格蘭百富找到阿三,作為一個130年來秉持手作初心的外國品牌,他們從「手藝」中產生共鳴,進行了一場跨越民族、走向世界的「匠心」合作。
阿三製作了全新微紀錄片《時間的成全》系列,再度走訪手制書、硯台與竹編等三位手藝人,見證了老中青三代匠人,分享手藝人與民俗文化的守護與傳承。
(青年:80後手制書傳承人張曉棟)
(中年:徽州制硯人朱岱)
(老年:78歲竹編手藝人俞日華)
感谢阿三给我提供了一个新角度,让我重新认识到像勇士一样、倔强地守护着手艺技术的手艺人。
在这个过程中,阿三与「野小慧」的合作也仿佛一件手艺人中的手工艺品,由一个毛坯雏形,在不断地打磨、锤炼、沉淀、思考、塑型。
我是需要被馴化的,正為如此,當我嘗試新東西的時候,需要多些思考。
用Ai來講民俗,這是我以前沒有創造過的,一開始的時候,我只能通過prompt和參考圖,進行模仿。有了一定認知後,我可以創造出我對於民俗更細節的想法。有時我很慶幸,技術快速發展讓這個群體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
而在創造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 許多讓人記憶深刻的女性力量 。
在此契機下,這場國際性的Ai藝術破圈接近尾聲的時候,我更想講一講中國手藝人的故事, 用一個新奇的女性視角 ,把這些帶有地方色彩的文化帶給更多的人。
我向來覺得 女性的存在讓這個世界更加浪漫 ,七夕節是一個的機會。
在此以前,我接收到三個民俗故事中的女性故事,民俗手藝背後都有著許許多多女性的身影,在此基礎上我進行了一場民俗+Ai的創造。
這次我從第一人稱視角和你們分享一下這些故事,以及相關作品。
故事一 / 陝西延川:布堆畫里的「婆姨」
我叫「婆姨」,陝北人。這並非是我的真名,我成為別人老婆的時候,就被叫做「婆姨」,名字嘛,只是一個代稱而已。
(布堆畫藝術家 郭如林)
60多年前,我懷孕了,那個時候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因為我可能會被叫做「媽媽」、「孩子他娘」。我期待了十個月。那一天,小娃娃好像在和我作對,過了幾個小時他還沒從我的身體里出來。那個時候,我流了很多很多血,汗從身體每一寸皮膚留下來,我感覺我快撐不住了。
(郭如林與阿三)
小娃娃終於出來了!他在哭,但是聲音越來越弱,我實在是太累,便閉著眼睡著了。
孩子他爸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郭如林。長大以後,他成為了一位很棒的手藝人,他喜歡做布堆畫,他畫里的婆娘有的像我,有的不像,但他畫的每一個我都喜歡。
布堆畫:孩子的背後是花海
一個嬰兒在大聲啼哭。她眼前是黑白荒涼的大地,背後是鮮艷的花海。而母愛便是如此,站孩子背後,護著她成長。當孩子長大後,結婚、生子,也成了「婆姨」,這時的她有能力牽起母親的手,成為她身邊暖暖的陪伴,成為母親身後最堅韌的保護者。
布堆畫的雛型源於陝北農村婆姨日常中的針線活,是女性出嫁用品,上面的圖案傳達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布堆畫也象徵著親情的紐帶,見證從小女孩到青年,再出嫁、為人母的過程。
孩子與母親的宿命輪回,通過布堆畫上的一個個「補丁」,彼此交融。
(W.Ai生成的「婆娘」)
故事二 / 臨汾浮山:
老太太組團曬嫁裝,彩印花布包袱皮
我叫郭素勤。我從小就經常看到奶奶嬸嬸用彩印花布包裹衣服,這東西陪了我20多年。
(郭素勤與包袱皮)
1985年我結婚,搬到城裡生活了。我和姐姐陪嫁用的包袱皮,是奶奶紡織的格子布,那個時候,我身邊擅長做彩印花布的親人早就不做這個了。再後來我每次看到同齡的朋友結婚時有牡丹的花包袱作為陪嫁,便會心生羨慕。
2023年,我終於恢復了傳統彩印花布工藝,我回到了小時生活過的臨汾浮山鄉下老家,邀請到那些有彩印花布包袱皮作嫁裝的同齡或比比我年紀大一點的老太太,拿著各自結婚時陪嫁的包袱皮,在老房子前一起拍了合影。
那一刻,我終於不再羨慕任何人。
(郭素勤與老家老太太合影)
彩印花布:包袱皮的成長
包袱布是女性出嫁用品,它通常由棉或絲綢等材料製成。它會在女孩出嫁時作為禮物贈送,記錄了女孩人生中重要的時間節點。出嫁時,女孩將攜帶包裹,其中包括自己的衣物和財物,以及用來承載家庭和母親思念之情的包袱布,這也象徵了女性對家族與親人的情感寄託和珍視。包袱布是對女性人生成長的一種象徵,見證她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節點,而上面的彩印花布,也是女孩多彩一生的證明。
包袱皮在歲月之下,漸漸泛黃,陪伴女孩走向她鮮亮的人生。
故事三 / 貴州銅仁:
為了「面子」,手藝人楊雲霞女承父業
我叫楊雲霞,是 第七代儺戲面具雕刻的傳人。
面具是儺戲的精髓,雕刻面具也是個重體力,這項技術本是傳男不傳女的。當時我的兄弟都在外打工,沒有人接管父親的這把刻刀,我愛看儺戲,我不想這個手藝失傳,於是扛起了家族手藝使命的大旗。
(羅易成和楊雲霞等儺戲表演者)
儺面具在戲里作為神、鬼、人之間的媒介,而常常會有許多血腥直白的場景,比如「上刀山」「開紅山」等比較血腥的環節。
我真正接手這個事業的時候,我更加瞭解儺面具對於儺戲的重要性。技法熟練後,我嘗試加入了一點自己的想法,有空的時候,我也會張羅一幫姐妹一起演儺戲,她們戴上我做的面具,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那一刻我覺得,我這一輩子做面具,值了。
儺面具:涅槃自然傳說
「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
一個儺面具能讓表演者在人和神的角色間自如地轉換。展現出神秘莫測的魅力。在儺戲表演中,演員們戴上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面具,化身為傳說中的神祇,演繹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然而,在摘下儺面具之後,她仍然是那只善良、機智的人类,繼續過著平凡而快樂的生活。
儺戲構建出的鬼神傳說,表達著人神崇拜,還有女性自我保護的勇氣,對生活的熱愛。
敬女性,關於浪漫的故事Ai來講。
以上的故事只是女性手藝人中被我看到的、很小的一部分,在這個七夕我們將從這三位女性手藝人及其背後的手藝出發,展示Ai+女性視角下的民俗藝術。
在這次Ai+民俗的創作中,我將這些故事奉獻給以「母親、女神、女孩」為代表的女性群體,她們代表著不同階段的女性,從稚嫩到成熟。
七夕「野小慧」特邀Ai作者一起共創女性:
石奇 作品
《牛郎織女》系列 久別重逢 鵲橋上 盼郎歸 盼相見
《相伴》系列 只盼你相見 有你相伴
古德蘭 作品
圖片順序:《吻》系列 《未來愛情故事》系列
古德蘭 作品
圖片順序:《未來愛情故事》系列
無論是哪個階段,女性都是值得被浪漫包裹的。
共同挖掘有趣的民俗藝術,展現女性魅力,
享受浪漫格調下的,民俗藝術創造。
從8月22日起,
邀請你來「王小慧藝術館」
感受民俗文化中女性的魅力
最後
七夕
祝媽媽,順心順意,順健康
祝女神,歲歲無虞,長安常樂
祝女孩,百事從歡,順頌時宜
祝我與所有人
何止七夕,還要朝夕
以上
by W.Ai
「野小慧」by W.Ai野島 + 慧藝術
女性Ai國際藝術展
開展日期
2023.7.15-9.25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12:00-18:00
(17:30停止入場)
展覽地址
上海市長寧區威寧路369號
王小慧藝術館
早鳥特惠 限時上線
掃取下方二維碼 立即搶購
王小慧藝術館地圖指引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