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了个尬!穿狼爪的和喜欢《宇宙探索编辑部》的,都沉默了
冷静了一周,还是觉得狼爪和《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的合作,有点三不沾。
一个多月前的大暑这天,德国户外老炮儿JACK WOLFSKIN狼爪发布了一支与孔大山的合作短片。 场景很野外,短片从伪纪录片的形式到气质,也很还原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的感觉。
当孔大山戴着墨镜慢悠悠地说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配上晃动的手持镜头,强节奏的纯音乐铺陈,文艺范儿简直拉满,每一帧每一句都透着哲思内涵。
大暑|新锐导演,孔大山
但是,这片子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评论区不少影迷一边为孔大山接商务高兴,一边替他尴尬。
没看过电影的以及狼爪用户能不能看完片子都是个问题,更甭提这自带门槛的伪纪录片形和谈话内容。而像我这样喜欢电影也算对狼爪品牌有好感的路人孔乙己,本来是带着“wow”的预期点开视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即使不全面,但不可否认这些声音是真实存在的,就单纯是为了这部分异见,让我们试着找找到底是哪里变了形才导致这样的三不沾?
1、中断了节气短片的系列感
先说说为什么要在大暑发布。
从今年年初开始,狼爪以24节气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短片计划。每期都会邀请一位与户外行业有关的嘉宾,聊聊和自然相处的故事与感受。目前短片计划已经进行到第14个、也是秋天的第2个节气——处暑。
和孔大山合作的这支时长最长、最有形式感,孔大山也是受邀嘉宾中更具讨论度的那位。从品牌的官方账号上也能看到,这支片子在各个平台的互动量都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连续看下来,不难发现它在整个节气系列中的尴尬。其他嘉宾尽管不是名人、行业KOL,讲述自己的职业以及户外经历时,都能带给人触动与力量感。
看起来弱不禁风的00后实际是一个风暴摄影师,在茫茫草原上逆着人流追逐闪电、雷雨云层的时候,不比任何一个探险家逊色。
人物对应的是小暑节气,那是雷暴最多的时节。
小暑|风暴追逐者,刘屹靖
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石嫣,同时也是一个农场主。在芒种这天,她从耕种与收获、动植物繁衍的角度,给出了更有生命厚度的答案。
她说:“其实不是说土地不能给予我们足够的食物, 而是它不能给予的是我们太多的欲望。”
芒种|高知新农人,石嫣
角色突破了精英中产的形象和普遍的价值体系,也打破了我们对户外品牌拍人物短片时动则翻山越岭、黄沙暴雪的印象。有人喜欢自然摄影,就有人热衷声音艺术;有人借助大自然温和的那一面疗愈,就有人通过挑战、克服困境获得力量。
既然和大自然有关的故事可以有这么多种,那为什么就不能是孔大山这样的?
2、可以文艺,但没必要搬用《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形式模板
其实单看合作,《宇宙探索编辑部》表达的内容——主角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对意义的追问,和户外精神之间非常契合——一个朝向宇宙发问,一个走向自然寻找答案,都有一种求真的态度。但是并不代表狼爪也要用《宇宙探索编辑部》那套路子讲。
电影要虚构是为了扩大边界,为故事提前画出一片不被控诉的空间;人物半痴半仙在于给悬浮、不入世的的意义找一个恰当的承载者。先搅浑一团水,让观众哭和笑,让荒诞和可贵的真相混在一起才更加动人——这是艺术创作。
但是如果把这个逻辑,平移到品牌叙事里,难免造成好几重尴尬。
01:形式大于内容,人物角色不明
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一个真实的人也就是孔大山的谈话,感觉有点像皇帝的新装。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在模仿电影,但他还要表现出导演这层身份,那【孔大山】到底是真实的人还是虚构的角色?
02:孔大山角色错位,导演身份模糊
正如他自己说的,导演在自然里更多是想着如何改造这片空间,为故事所用。
但在镜头下他没有新的“剧本”要讲,又要在粗粝的大自然中去扮演一个他创作的角色,孔大山的能量感似乎倒退了好几级,更像是个素人演员。单就是双手抱胸这一肢体语言,就足够说明他的不自在和心理防御。观众看着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想逃离的心,这时还要怎么去诠释品牌和产品?
03:气质变形,内容失真
当孔大山聊完自然话题后,冷不丁地从背包里拿出胡萝卜和铁锅,最明显的断裂感产生了。胡萝卜和铁锅的象征意义一旦脱离电影语境,几乎是失效的。
好在身处大自然,孔大山也如实呈现了这些苍白,没有强赋其他涵义。但这份坦诚弥补不了内容的失真,也弥补不了那种既不为内容创作也不为品牌的尴尬。
评论区有声音说孔大山太社恐,但片子观感上的错位和主角个人社恐不社恐关系不大,也并不是说户外品牌不适合走文艺路线。
狼爪之前的项目中,瘦弱忧郁的朴树同样承载起了一个湿漉漉而有内在力量的短片。
狼爪×朴树:《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成气候》
广告引用了高分文艺片《荒野生存》中废弃的巴士意象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归根结底在于,品牌被电影过强的设定困住了手脚,想要模仿而不得,没太利用好孔大山这个资源。
而片子发布时已经是7月底,距离电影热度高峰期晚了不止一个季节。节气系列短片又是以纪录人物为主,这就导致短片既没能引起什么讨论度,其过强的电影特色又使得其在品牌内容里显得突兀。
当然所有的遗憾论调,是因为觉得它可能会更好。
如果短片没有那么依赖电影形式,而从内容上呈现出更多孔大山的作者气质,未尝不是一种更有效的借势方式。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