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值得关注的信号
2019的辞旧迎新时刻,似乎比以往要忧伤许多。
在过去的2018年,多少名流离去,80后一代在不断面对着“失去”。而从《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开始,武汉37岁二胎爸爸查出胃癌晚期写下的遗愿清单;死前22个月无休的华为36岁驻外工程师猝死,深圳大疆25岁员工突然呼吸急促离世……
疾病相关的新闻似乎更“高发”了,对健康的焦虑感觉在社交圈里弥漫。
适逢此时,我们推出了《身体的信号》系列公益微电影,呼吁大家关注身体小症状,身体不适别忽视,及时搜索为健康。
在新年的时节下,这个新年“祝福”或许不动听,但真的很诚恳。
《黄灯持续闪烁篇》
《来电无人接听篇》
一、缘起:身体的信号,我们想要帮你理解
搜狗搜索在努力为互联网医疗行业与全民健康贡献一份力。
搜索引擎是中国用户获取医疗健康信息的首选渠道,我们致力为大家提供真实、权威、专业的信息。我们每天超过10%的搜索请求,都是医疗健康查询。在这些医疗健康类查询请求中,有39%的搜索需求集中于:症状求解、疾病治疗、求医问药等,关于病症和治疗方法方面。而且,我们发现大家对于“某一症状要怎么办、是否严重、是否要去医院”等内容有强烈需求。
那么如何更好满足这些需求呢?
18年年末,我们在业内首推了 “就医指南”功能,试图为满足用户在医疗健康实操层面的需求做出初步的尝试。
该功能来自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独家授权,能给帮助用户在查询身体不适症状时,得到更权威专业、清晰明确和平实易懂的症状描述及病情可能性判断,并按照紧急程度提示就诊或急救,将官方专业的健康医疗信息与用户有效联通。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深知,所有疾病都有漫长的发展过程以及前期症状,只是被很多人忽视了。
以胃癌为例,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季加孚就曾指出:“中国只有16%的患者发现时处于早期胃癌,超过半数都属于晚期患者”。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为30%左右,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对此,长期从事肿瘤病因即癌变机理研究的程书钧院士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就医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肿瘤已经发生转移,很难治愈了。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面前,配合“就医指南”功能的上线,我们从日常对真实病例的采访中,选取了2个真实的病情故事,拍摄了《身体的信号》公益微电影,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视小症状,及早自查和正视小问题,避免“悔不该当初”的后果。
如果你意识到,“就医指南”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帮你科学了解这些症状,提供有参考性的辅助建议。
二、聚焦最易感人群,提炼还原生活现状
谁是对医疗健康话题高度敏感且具有话题性的人群?
最终我们锁定了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处于整个人生阶段最高峰的职场人群,及繁华都市里靠开出租辛苦谋生计的异乡人。他们都肩负了太多的责任,在他们身后,是上有老下有下的家庭重担,他们是最不能倒下的那一拨人。
通过讲述他们的生活,让人们看到高压下的自己、那个孤军奋战的自己,以及那个还没有意识到疾病正在悄然逼近的自己。
越多共鸣,当主人公倒下的那一刻,就是越大的冲击。
其实碍于片长的限制,很多生活化的动人细节都没有得以呈现;但也正是因为对生活的尊重,我们也在时长压力下坚持保留了一些细节。比如夜班出租车司机为了多接活没吃完的那碗馄饨;司机洗脚时候眼光在孩子身上的停留,和老婆倒洗脚水时看似苛责实则心疼的抱怨。
巧的是在此次项目的执行团队中,不乏这样的即将步入和已入中年的职场人群。
在涉及病情认真考究的创意过程中,很多人都默默预约了体检。而所有人都比以往更清晰意识到,疾病及早治疗的意义和现实的情况差距。
三、让司空见惯有寓意,具象化“身体的信号”
我们想通过视频告诉用户,任何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前——其实身体都曾发来预警信号,那些不经意的小症状,就是“身体的信号”。只是“信号”这个概念不够具象。如何更好地表现,而不是单纯罗列枯燥的症状?
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归到目标人群的日常。
“来电”是职场人工作生活中最常见的信号,来电背后,是工作的需要,是家庭的呼唤;“红绿灯”是出租车司机最常遇到的信号,当黄灯亮起,它指示你前方是否畅行无阻。
因此我们在视频中用这两个意向去呼应“身体的信号”作为两支微电影的具体主题,当不适症状来袭,即身体发来信号的时候,都伴随真实信号的提醒,让用户更易接受和感知信号的概念,以及信号带来的紧迫感。
想象一下,如果每次当身体发来预警信号,都是以“来电”或“黄灯闪烁”的形式提示你,你是不是就不会再错过了。
四、唤醒认知,兼职科普
我们希望在影片里真实反映用户生活里面对疾病的种种态度,让用户看到“自己”在特定场景下,对疾病忽视、拖延、经验主义的心理,越多的情感共鸣堆砌,当疾病袭来时,才有更多的遗憾和警醒。
但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疾病的发生非常复杂,如果为了戏剧效果夸张简化有失偏颇,在理智和情感之间,我们始终在权衡。
所以,最后我们并没有选择拍一部“催泪炸弹”,而是选择最真实的反映出生活中大家对待小症状的态度,用最有代表性的生活画面,还原疾病的早中期症状。从脑卒中和直肠癌这样疾病的选取,到疾病病程中的症状体现,我们都向一线的医学专家再三确认,避免因为戏剧冲突的简化出现常识错误。
脑卒中,俗称脑梗或中风,和心梗一样,都是非常突然且危及生命心血管疾病,但其实能透过一些征兆及时察觉,避免悲剧发生;直肠癌在中国是高发的癌症之一,同样有些征兆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而不仅是被误认为痔疮,延误治疗时机。
我们想象关于医疗素养的科普,我们做得还不够,未来更希望透过产品、透过传播,带给用户更多健康素养提升上的帮助。
五、传播全网多渠道发力,多角度提升品牌声量
1、视频覆盖主流渠道,荣登腾讯视频原创频道C位
选取腾讯视频、主流资讯平台如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一点资讯、趣头条等新闻资讯频道,作为视频传播的主要触点。
信息流智能推荐的方式得以触达精准的目标人群,而视频在腾讯视频的原创频道一经上线,单日视频播放量也破100W。
2、KOL多角度营销,强化对视频的认同和共鸣
在社交媒体上,从人群和话题精准上,选取了视觉志、思想聚焦、新老人等KOL从社会向、情感向、健康向多角度的话题切入,最大限度引起对视频的关注和共鸣。
其中,视觉志《单身女孩深夜痛哭:成年人最大的不懂事,是忽略这件事》让不少人都感同身受,自发分享。
3、官媒“发声”,蓝V“发车”,助力健康普及
此外,我们通过新华社客户端、人民健康频道、《生命时报》等平台发布视频及文章,发出公益倡议,呼吁留心#身体的信号#。
此外,我们联合职场人群和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如闪送、蜻蜓FM、即刻、智联招聘、唱吧、首汽租车、返利网、墨迹天气、同程机票等,通过微博平台共同发布视频,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贡献一份力!
六、特别鸣谢
一个好作品的诞生,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在此要特别感谢为视频付出的每一个人。
感谢曾多次指导央视公益广告的林导演及团队,为我们匠心拍摄的视频及电影般的画质,碍于时长,很多动人画面未能呈现。
感谢制作团队的尽力配合,反复斟酌优化脚本,尽可能协调最好的资源,尤其是医院场景有幸是实地拍摄.
在拍摄的过程中,感受到医务工作人员和在场群众对我们拍摄题材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感谢每一位演员的倾情出演,尤其是其中一位医生演员,恰巧也是《我不是药神》里的那位,以至于不少群众在围观拍摄时候都在小声议论我们在拍药神2。
要感谢每位为视频付出的人,才得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拍摄,赶在节前把#身体不适别忽视,及时搜索为健康#这个不动听的祝福呈现出来。
近一年,搜狗搜索相继推出了海外权威健康信息搜索、三甲医生权威解读、就医指南等一系列首创功能,在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下第一时间跟进推出“问题疫苗查询”、“药品安全查询”等功能,涵盖了从健康信息科普到实操指南等方方面面的医疗信息。
衷心希望用真实、权威的内容更好满足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让用户更安心地搜索,同时希望用互联网医疗帮助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