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丢掉大V马甲
问题不大。
@新熵 原创
作者丨石榴 编辑丨月见
实名制的口号喊了许多年,如今看来似乎终于有了落地的可能。
在本周末,一则网传消息称,微博即将实行实名制,大V的真实姓名将在一级页前端显示。其中,10月底之前,100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前台展示真实姓名;12月份,50万粉的自媒体账号前台展示真实姓名;10万粉的自媒体账号,在后台完成身份证实名认证,且在前台展示职业信息 。目前仅限于时政、财经、娱乐领域。随后,微博CEO王高飞也认证了这一消息。
从消息透露至今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曾经量化着一个博主和微博产品本身的双重繁荣的百万粉丝数量,成了一颗定在头上的定时炸弹。于是,荒谬的一幕开始在短短的两天内频繁出现:头部博主们忙着清除粉丝抢险救灾,提前预告着可能弃号跑路的可能性;普通互联网群众吃瓜看戏,在支持与反对之间左右摇摆。
近日,微博CEO王高飞亲自下场表示,不愿意实名也有办法,第一是清粉,把粉丝删到100万以下;第二是更换领域,比如你之前热衷于讨论国际大事,现在赶紧转型美食博主还来得及,但是换领域的话得看得过去,一个月对美食的发言内容,不到50%是没法转美食领域的。
实名之下,网上冲浪会迎来海晏河清的新气象吗?这仍未可知。但不论如何都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必将对微博的生态带来翻天覆地变化。
微博“掉马”那些年
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互联网世界最根本的魅力,那么最突出重围的一个词语,必然是匿名。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想所有举动都被毫无遗漏地永久记载下来,曝光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那么匿名性就变成了一切的基础。
尤其是在微博这样的开放性社交平台之上,它嘈杂、喧闹,有时候难免会掺杂一些偏见和虚假,但因为匿名的属性,所有人都戴着面具,这份嘈杂和喧闹,便显得尤为可贵。人们能够从现实世界的围追堵截里抽身,短暂地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之中,满足无数人的表达欲和互动欲,以实现某种仪式上的抗争。
因此,围绕微博百万大粉前台实名制度,起码有十种以上的讨论模式和观点对撞: 一边是支持者拍手称快,坚信这是整治键盘侠的良方;一边是审慎者惶恐不安,担忧这不过是兔死狐悲的开端。
其实如果把时间线拉得再长一些,或许就可以发现,2017年网信办对网站提出实名制要求以来,扯掉用户“马甲”这件事,几乎每年都在微博上演。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则来源于去年。以微博为首发阵地,IP属地功能上线。尽管彼时争议山呼海啸般袭来,却并没有阻挡平台落实的脚步。先是微博带上了IP属地,随后抖音、微信公众号、快手、小红书等平台都逐一跟进。如今来看,前台实名的情况大概会与其类似,微博只是一个开始。
事实上,为了应对愈发严格的实名认证机制,一种别样的匿名手段开始在网友中开始流行,比如“momo大军”。这个出现在各大社区平台,头像是一个粉色恐龙,昵称取名“momo”的群体,便是年轻群体为了避开熟人,避开人肉搜索,并以此在赛博世界里寻找认同感的手段之一。
归根结底,在赛博世界与线下生活无限融合的当下,对自由表达的需求,对逃离熟人社交的期待,始终是无法被忽视的。
但相比于IP属地的公开,前台实名认证带来的连锁反应显然更为严峻。其中一个被广泛提到的可能性是,“未来如果我看哪个人不顺眼,是否就可以给他买粉丝获取他的前台实名信息?”
这也为微博,乃至于各大社交平台留下了一个必须要正视的矛盾:实名认证带来的流量和法律风险,又要怎么平衡?
对平台而言,实名认证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区管理的难度,提供更清晰和准确的信息来源,有助于平台更加有效地对内容进行管理。但其所留下的种种危机、隐患与失活的可能,都意味着这并非是能轻易解决的问题。
综合来看,尽管微博实名制度的实行似乎势在必行了,但其必然还需要更多的填补漏洞,平台需要在自由表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立合理的边界。
当然,这并不能够一蹴而就。当越来越多人对舆论环境的恶化感到沮丧,拯救也就从危险中自发生成。而实名认证,或许只是这个漫长进程的重要一步。
但这并不妨碍,涟漪已经涤荡开去。
当涟漪已经涤荡开去
目前来看,微博的实名认证会先从时政、财经、娱乐率先开刀。
相比于美食、萌宠、科技等领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更大的流量,且争议性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娱乐领域,微博至今14年,几乎是吃瓜群众获取信息、讨论观点最重要的窗口,也是明星与粉丝之间沟通的桥梁。
从姚晨针砭时弊成为“微博女王”,再到文娱行业的宣发必争之地,这些年里,微博的文娱生态变得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混乱。各种无序竞争造就了无数的媒介奇观,直至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整个行业卷入其中。
但不论如何改变都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文娱是微博必须维护的基本盘。截至二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接近6亿,同比净增1700万,日活跃用户达到2.58亿,同比净增500万。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用户基本盘,来源于文娱。微博Q2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文娱流量和用户互动量同比提升均超过20%,到了7、8月暑期档,微博文娱日均互动量更是较上半年分别增长28%和44%。
“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几乎都在这里率先发生,年轻一代的用户以及由此衍生的娱乐营销号,高举让全民喜闻乐见的挖坟铁锹,环伺在每一条与明星相关的微博下。
但另一方面,微博又无法阻止以文娱内容为代表的的宣传阵地逐渐发生转移,尤其是向着短视频转移。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份,抖音和快手的月人均使用时长分别为36.6小时、23.3小时,微博只有10.9个小时——甚至不及B站和小红书。当然,被短视频抢走用户注意力,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平台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就连和抖音一母同出的今日头条也不例外。
可以预测到的是,未来随着实名化认证的落实,这种趋势必然会被进一步加剧——过往被当成行业惯性的规则一经被打破,就代表着明哲保身便成了最佳的选择。
这也就意味着,或许在实名认证后,微博必然将再一次迎来危机。毕竟,目前微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在不可预期的风险降临时,微博“自救”的手段很容易显得匮乏。
尤其是商业价值方面,品牌在微博变现的路径也远远长于抖音和快手。因此,可以看到,微博始终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曲线。2021年12月,微博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时,就在招股书中提到了包括会员服务、在线游戏、直播和社交电商等除广告营收之外的其他变现渠道,但遗憾的是,从营收占比来看,效果其实并不算得上明显。
庞大的用户体量,依旧是微博目前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或许也正是基于此,尽管关于舆论已经炸开了锅,但微博关于实名认证的态度却稍显暧昧。根据微博CEO来去之间的说法来看,目前微博在粉丝数量、公开何种信息以及媒体属性方面,都有所摇摆。
尤其是在实名认证的范围上,“来去之间”给出的说法是,微博将会从媒体角度进行考量,即当博主拥有“媒体影响力”,那需要实名,若是普通的上网冲浪用户,不构成媒体影响力,则还沿用后台实名制度。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即在自愿选择的情况下,若博主不公开前台实名,或许将不能获得公域推荐。
最终微博究竟如何在实名认证中寻找虚拟与现实的兼容,或许还需要子弹再飞一会。而对于微博本身而言,预备动作从现在就要开始了。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