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片吧,意类 × 欧派第5弹!
一、意类第一次和罗导的合作,会是什么画风?
这次Brief来自于欧派橱柜部,Brief本身已经自带了一个社会观察:中国家庭离婚率连年增长,个别省份高达63%。针对高离婚现象,欧派橱柜能为家做些什么?
预热海报
关注中国家庭是欧派一直在做的事,去年做了 “共享爸爸” 关注家庭父爱缺失现象,这次又试图触及“高离婚率”现象,在家的一亩三分地里越挖越深。
但离婚的主题,触碰起来却不容易。
一来,离婚是别人的“家务事”,品牌作为“外人”,如何找到一个不被讨厌的立场来介入讨论?
二来,厨房再好,事实上也挽救不了已经破裂的婚姻。“离婚率高”和“厨房”之间如何架起合理的桥梁?
突破这两个问题,创意会自然而来。
我们的答案是:爱情已经消失的婚姻,抱歉,我们无能为力;但更多夫妻问题发生在离婚前,是婚姻生活中时常会被忽略的“爱情不在场”现象。“爱情不在场”导致了爱情变淡、消失。如果是这样的状况,那厨房确有用武之地。
海报
二、独特气质的罗导
这次特别有幸请到我司众多同事的偶像 —— 罗导操刀拍摄,这也是意类第一次和罗导合作。导演的功力名不虚传,看他拍片受益良多。特别是在剪辑风格的讨论中,能强烈感受到罗导的独特世界观,喜欢他“不迎合观众”的剪辑观点,更准确的说,是基于他信任观众可以进行略带艰涩的讯息阅读,这在广告导演中并不多见。再次感谢罗导用强烈的个人风格给故事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气质。
我司创意合伙人Hesky和罗导
很多夫妻以为只要呆在家,就是在陪伴对方,就有爱情在场。但真实的情况却往往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人,各自说着没有交集的话,看着不同的方向,做着不一样的事,甚至连晚餐,都吃着不一样的外卖食物,我们统称这些为“爱情不在场”的时刻。找到这个切入点,《爱情不在场证明》的故事也就自然浮现。
一起品品爱情现场的“冷空气”
为了让“爱情不在场证明”这个比较沉重的话题看起来不沉闷。
在剧本阶段我们刻意赋予脚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气质,尽量让观众猜不到故事的走向,带着解迷的心态发现那些平凡生活里的刺。
审讯室
阴暗破旧的阿根廷审讯室
冷漠的日本审讯室
三、拍摄花絮
最后晒出我们的大合照
再次感谢中华好客户欧派,
每次都给予意类极大的创意空间和信任。
凌晨三点的大合影
创作人员名单
创意总监:hesky(陆旻昊)
美术:罗杰、曲艺
文案:张禄才(才哥)
客户服务:黄达强(大强)
导演:Ging-zim
制作:予舍制作
数英奖参赛项目说明—— 意类,创意代理商
【背景与目标】
中国家庭离婚率连年增长,个别省份高达 63%。针对高离婚现象,一直主张“有家有爱有欧派” 的欧派橱柜希望能为中国家庭做些什么。【洞察与策略】
我们发现很多夫妻走到离婚的原因是婚姻生活中时常会出现“爱情不在场”现象。两个人明明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总是做着不同的事,说着没有交集的话,甚至吃着不一样的食物,没有有效地情感交流互动,这些我们统称为“爱情不在场”。“爱情不在场”导致了爱情变淡、逐渐消失。而欧派橱柜提倡夫妻间多花些时间一起下厨房,在婚姻里也要时常记得练习爱情。【创意阐述】
别出心裁地用推理悬疑剧的方式来讲述“婚姻”这个相对枯燥沉重的话题。在剧本阶段我们刻意赋予脚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气质,尽量让观众猜不到故事的走向,带着解迷的心态发现那些平凡生活里的刺。【结果与影响】
影片在抖音上线仅 48 小时,累计播放量突破 3600 万,网友热议超过 50 万。





专业评委
- 短片概念新奇独特,表现手法高级,剧情引人入胜,可惜结尾的连结略显牵强,有些破坏影片整体调性
- 虽然最后落到厨房的关联上比较生硬,但是整体是完整的,逻辑能够看完理解
- 概念和创意很棒,但是对品牌的呈现不太到位
- 广告片很抓人眼球,风格鲜明,剧情设置有趣,最后厨房的转折有点生硬
- 开头的悬疑还是蛮吸引人的,后面感觉有点脱节
- 「爱情不在场证明」概念很棒很意类。
悬疑色彩的铺垫引人入胜,虽然品牌出来的比较晚,但却记忆深刻。
结尾仓促了些,不在场景中出现品牌,全凭观众自己的想象,爱情-????-厨房-????-欧派。
这创意确实很异类。 - 片子节奏把握的不错,对当下婚姻状态的洞察比较深刻,品牌呈现方式不理想
- 首先,喜欢“爱情不在场证明”这个说法,一出来就有看的欲望。概念有了新意,就容易让人看下去,片子通过一个转折,体现出厨房是练爱的好地方。然后尤其喜欢落版的文案“爱是一道家常小菜……”,看来意类的江老师许老师都是天天被爱滋养的人呀。
- 这个创意概念其实挺棒的,悬疑片的形式也很抓眼球,但说到婚姻,爱,总觉得和欧派本身还有层距离
- 概念与入手的点都很好,主题也很棒,呈现完美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前3组看得津津有味,后面第4组出来的时候,总感觉down了下去,信服感不强.可能是因为欧派野心太大了,厨房的角色支撑不起拯救离婚率的重担.
另外就是欧派的品牌露出太少了,最后得到的信息也是“下厨房”.
不过还是很开心能够看到这么大胆的创意!
一, 客户是带着社会洞察来的,中国家庭离婚率暴涨,欧派橱柜能做什么?可能是客户的野心太大了,当橱柜(能力)撑不起解决离婚率(野心)时,可能连柜门都打不开。
二, 洞察从中国社会的离婚率来,可是影片通篇在说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婚姻危机,很难代入,反而最后D组的中国夫妻双双把饭做。也可能客户的野心大了想解决全球离婚率的问题。
三, 意类给广告公司开了很多先河,主创人员将惊人的阅片量和阅读量转化为广告的新养分,将电影、文学、综艺、日系美学等缤纷的养料运用得炉火纯青。但反观这部影片,在D组夫妻出现之前都是电影质感,让人联想起《一次别离》,D组夫妻出现带来的跳跃,大概是从地球去到了火星,一种淘宝卖家秀乱入感。
四, 结尾的生拉硬扯,或许是一开始就埋下的坑,抛出一个让人思考的社会问题,爱情很多时候都不在场,婚姻里面我们经常忽视甚至无视对方,但是结尾无法回答,也回答不了,婚姻如此复杂,一支15秒tvc如何能回答得了
五, 真实的厨房,反而是意类另一支《妈妈的工资》里,厨房里只有妈妈(老婆)一个人,爱情同样也是不在场的。
全部评论(54条)
2020:欧派:“爱是一道家常小菜,你得每天下厨房练习”
为了厨爱而厨爱,却无厨也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