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意威新春短片:三个工艺世家的传承故事
辛丑新春,LOEWE罗意威《家·承》中国年专题迎来第三季,走访四川、安徽与陕西三个传统工艺世家,继续以影像书写属于春节、家庭与工艺的传承故事。
01 年年有余节节高
徽州腊月,新春团聚,渔亭糕便被搬上台面。苏顺安与母亲王娟娟是安徽黟县唯二仍在坚持从事渔亭糕制作的手艺人。在母子数十年如一日的协作中,他们也将把这份以「家」为单位的工艺形式传递下去。
以黑芝麻与米粉为主要原料的渔亭糕,经过研磨、炒制、拌粉、压模、脱模、烘烤,黑芝麻、米粉的组合烘烤后与青黑色“黟县青”和褐色“茶园石”的颜色相仿,被称为“能吃的徽州石雕”, 通过多变的吉祥纹样,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美好祝愿。
02 家家户户编花篼
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在经历外出打拼与求学后,毅然回乡帮助父亲经营竹编工厂,那也是她度过童年的地方。与家人一起,杨隆梅要将道明竹编的盎然生命力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中。而她与父亲杨贞的竹年灯,便是专属于他们的春节记忆。
花灯是道明竹编中的一脉。图案变化多样,层次清晰分明。每日清晨父亲杨贞,带着女儿杨隆梅上山砍竹,再带回工坊去青破竹,晾晒启篾,为花灯仔细选材 —— 经纬穿行间,新春的美好祝愿与竹材的生命力交织,丝丝入扣,绵远流长。
03 年画楹联万象春
年画,因年而生,因年而画。邰立平6岁起执笔学画,传承家族老字号“世兴画局”,62年刻了400多套版。这份不懈坚持也打动了儿媳王怡璇,坚定了信念,“要跟着父亲,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
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套色的雕版极尽耗工,也有等待梨木板风干三年、等油浸透木板等耗时的步骤 —— 技艺传承人邰立平与王怡璇手中的勾线笔与刻刀,一笔笔、一刀刀蕴藏着中国传统新春的坚实内力。旧时新岁轮转之时,颜料跃然纸上,将美好期许揭晓于眼前。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