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淘宝:一场关于「选择」的社会学实验
六一前夕,
我们邀请了10位城市外来务工人员,
请他们参加一场名为“选择”的社会学实验。
实验的内容很简单:
——
做5道选择题
1936年,26岁的费孝通回到吴江,以开弦弓村的实地调查完成了一篇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江村经济》。这篇后来影响深远的中国农村调查报告中,面对传统蚕桑工业的衰败,开弦弓村村民最终选择放弃这份手工业收入来源,整个村庄日益凋敝。
1978年,城乡二元体制依然无可撼动,以小说《人生》中高加林为代表的农村青年选择为理想冲击藩篱。
90年代初,有人发现农村的台球桌一夜之间多了起来,敏锐地意识到农村闲散劳动力开始出现过剩迹象。无数游荡在台球桌边的农村青年再次选择到城市中寻找机会。
2000年后,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他们选择了北上广深的电子厂和建筑工地。
大半个世纪过去,
他们从未真正进入城市,
也从未真正回到家乡。
中国很大,
而他们始终游离其间。
六一前夕,
我们以选择之名,
做了这场
事关这个群体何去何从的社会学实验。
10位在上海打工的外来务工者,
5道选择题,
一个潸然泪下的答案。
或许,
我们可以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