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热爱者”说好运动故事,共创冰雪记忆
距离 2022 年 2 月 4 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 14 天,虎年的新春中,中国又增添一份奥运记忆。
冬奥来临之际,网易文创×网易体育联合推出冰雪燃情访谈类纪录片《冰雪·热爱者》,讲述冰雪运动爱好者、运动员的冰雪精神,发掘运动中的热爱与感悟,在赛场之外共创 2022 的冰雪记忆。
第 2 集《花样人生》正式上线。
曾为中国男子花样滑冰拿下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也曾因伤病遗憾离开赛场修养,去年,中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闫涵重回世锦赛。他说,希望有更多人能记住花样人闫涵。
闫涵,曾经被誉为“天才少年”,五次获得花滑大赛青年组分站赛冠军,两次总决赛亚军。2012 年,闫涵获得世青赛和青年冬奥会男单双料冠军,成为中国花滑男单第一人。
当时,中国花滑男单项目整体比较弱势,“天才”闫涵的出现,让很多人看到了花滑的未来。
花样滑冰是一项兼具难度和艺术表现的项目,闫涵肆意潇洒的个人风格、顶尖的滑行表现和旋转技术、近乎完美的阿克塞尔三周,令他在国际赛场上极具竞争力。2011-12 赛季闫涵横空出世,横扫了国内众多赛事的金银牌,更是在赛季末的世青赛中夺得冠军,开启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如今,再回忆起十多年前的经历,闫涵觉得那个时候自己好像太顺了,而“在年轻的时候太顺利,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花样滑冰是一项美丽又残酷的运动。
对于观众而言,看到的是华丽的旋转、优雅的滑行,但是对运动员来说,长年训练的伤病、超越身体极限的难度,无一不是美丽背后的血泪。
从 2015 年开始,闫涵屡次在训练中受伤,肩膀习惯性脱臼,2017 年因肩部骨折退出芬兰世锦赛,进行手术,在肩膀内植入了五根钢钉。
另一边,国际滑联对花滑规则也一直在调整,近些年的趋势显而易见:在大型比赛中,艺术表现分再高,如果没有跳跃多种四周,选手的分数往往都会落后。
长期以来的伤病缠身,以及男单赛场打分规则的改变,让以滑行、表演见长的闫涵产生“心有余力不足”之感。
2018 年 6 月 20 日,闫涵更新个人社交媒体表示暂离国家队,并表示 2018 年暂不参加国际比赛。
这段暂离赛场的时间里,闫涵并没有离开他热爱的花滑事业,而是在找令自己更强大、更好的方式。
当年,闫涵的姥爷想为这个能量四射的淘气小孩寻找一种释放的方式,便送给他一双儿童冰鞋。而小时候的闫涵,只觉得滑冰好玩,从此开启了他与花样滑冰共舞的人生。
“我想我为什么走到花样滑冰这条路,我觉得就是因为喜欢开心享受在冰场上的感觉。整个冰场是我自己的,比陆地更自在,在冰上更自由。”
他为了给舞台表现增添养分,去体会世界的多样,感受人生的起伏,汲取更多的体验,丰盈经历,加强训练,并希望能找到机会证明自己,不留遗憾。
2021年3月27日,在国家的召唤下,闫涵再一次站在了世锦赛的赛场。
“享受赛场,享受比赛,享受观众看你,享受裁判看你,这个是我很久没体会到的感觉了。”
回到熟悉的赛场,闫涵只觉得踏实,心态也很轻松。“这是我最轻松的一次比赛”,只要能站在训练场上,还在滑,还能保持状态,还能做运动员,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些年,闫涵见过很多参与花样滑冰运动的人,大人也有,孩子也有。他说,大多数都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坚持上冰训练,只是因为真心爱这个项目。
闫涵也是如此。
20 年的冰上生涯,已经深切地将花样滑冰融入了他的人生,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与他不可分割。如今,他还在以自己的方式普及花样滑冰运动,让更多的人喜欢冰上运动,积极推动 3 亿人上冰雪的目标。
“我希望有更多人能记住花样人闫涵”,闫涵的花样人生,从未落幕。
网易文创冰雪燃情访谈类纪录片《冰雪·热爱者》正式上线。1 月 18 日《张嘉豪·少年雪行》1 月 21 日《闫涵·花样人生》1 月 25 日《 1979 冰球队·冰刀未老》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