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国际:给爸妈的“退休礼物”
当下的中国,“老龄化”已然是重点关注的社会关键词的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2.64亿,占比18.7%。到2025年这个比例将达20%,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的阶段。2050年后这个数字将达到高峰,峰值为5个亿。
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在2050年,100个劳动力要抚养71个老人和32个少年」
而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史上最大的婴儿潮即将集中走向“退休潮”。
这个现象背后你也许不知道的是,在我国针对老龄化的用品目前只有2000多种,天猫国际第四餐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
▼
这次他们找到了万能编辑部,希望拍一条关于“老去”的片子。同时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将其在行业策略中所获悉的洞察和关怀传递给观众。但迎面而来的第一个难题是——我们只有2周的制作周期。
一条主题关于“老去”的片子,可以有多种形态。但最关注这个话题下的人是谁?是那些会为父母操心“老去”的儿女,以及正在感受“老去”正在面临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父母。
而这个主题下的观众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是那些能够勾起我藏在心底里的细节,能够走进我的生活的那些真实的情感和故事。
这样我们就有了方向——「要拍人,要拍真实的故事」。
但无法落地的创意不是好创意。因此,从现实的角度和内容出发,我们决定拍一条采访形式的纪录片。
邀请两代人到镜头前讲述他们的故事,呈现这一代人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而他们即将退或已退休的父母,又如何开启人生的“下半场”?
可笼统地聊“老去”未免过于宽泛,口中故事在视觉上也缺少支撑。所以我们把内容的表达集中在了一个“具有老去意义的旧物件”。
「从一个旧物开启这个关于”老去“的话题」
于是我们开启了素人故事的网络征集,希望由此得到一些真实的灵感。
方案既定,那么这一类片子与内容最为关键的一环节就是“找人”,没有合适的人我们的方案便不成立。问题来了:要什么样的人?要几组人?
一组人?
内容不足以支撑主题,呈现样本感也不够。
在无法突破场景的纯采访短片的视觉上也容易产生疲劳感,所以我们至少需要三组人。
▼
而且为了能够覆盖更多的亲子关系,我们的三组嘉宾需要有足够的差异化。例如关系上的差异,也就说我们需要父女、父子、母女、母子这样不同的组合。
我们立即开始了广撒网式的找人行动,从我们的公共平台找人到身边朋友的一一问询。
由于疫情的原因,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有限的周期内顺利拍摄,我们把人选的范围控制在杭州,最终我们确定了三组嘉宾。
▼
这三组人不是流量达人也都不是演员演绎,只是与我们的日常最为接近的素人。
他们在各自的生活里奔波,在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里感受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的老去,他们有着真实而有力的表达。
|鲸鱼和鲸鱼爸爸 ——退休后,爸爸在日记里写我跑不动了
鲸鱼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爸爸经历了下岗潮后,便开始做导游,近年因为疫情对旅游行业影响,爸爸便留在了杭州帮鲸鱼带宝宝。也是这一段时间里,他们彼此变得更加了解了,爸爸退休后的生活显然也因为孙女的到来变得有趣了起来。
|苏若和苏若妈妈——退休后,我讨厌妈妈打毛衣
苏若就职于互联网行业,妈妈是一个坚韧的女人,曾经是纺织厂女工,经历了下岗潮以后,辗转多个行业,有着颇为励志的冒险精神。但是退休后因为无聊,妈妈仍然爱打毛衣。从打毛衣给自己穿到给孙女穿仿佛已经成了习惯,但对苏若而言却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这是她记忆中对母亲第一次老去的感知。
|博文和博文妈妈——退休后,我鼓励妈妈再就业
博文是一名广告演员,妈妈曾是国企的文艺女工,算得上是一个退休播音员。由于外形良好,退休后博文鼓励妈妈再就业。如今他们成为了同事,他们走得更近了,博文妈妈似乎也比较更有活力。
但是博文妈妈却说,我知道我老了。
我们给三组嘉宾打上了故事标签,并把他们设计进了脚本里。
同时我们向大量的网友征集了他们自己的“旧物故事”,并把他们放在了片子的最后,将话题的情绪推至高潮。
▼
频引发了观众对于「在哪个瞬间,你觉得你的父母老了」的讨论。引发观众同理心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并认同送父母“退休的礼物”,关注父母身体健康。
最后,用片子里的一句话结个尾吧。
「我们总是在一瞬间的对比中,在每一件旧物的背后,发现岁月悄然留下的痕迹。」
视频引发了观众对于「在哪个瞬间,你觉得你的父母老了」的讨论。引发观众同理心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并认同送父母“退休的礼物”,关注父母身体健康。
最后,用片子里的一句话结个尾吧。
「我们总是在一瞬间的对比中,在每一件旧物的背后,发现岁月悄然留下的痕迹。」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