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僧理财:打通任督二脉,金融营销原来可以这么玩
当前,虽然向消费者传播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同样由于渠道的增加,消费者接收到的信息量也在爆炸性增长。人脑所能处理的信息总量是有限的,结果就是,即使是有效传播的、已经进入消费者大脑的信息,也很可能被更新的信息所轻易覆盖。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进行的传播,容易沦为“一次性用品”。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或许能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遗忘曲线是艾宾浩斯在研究中发现的对记忆规律的描述,即人脑对新接收信息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且先快后慢。如果在接收信息后的短时间内不予以加强的话,那么这些信息被遗忘的概率是很高的。
有人做过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也就是说,在接收信息后的短时间内,即遗忘程度最高的阶段,对信息加以复习,能够得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这种理论同样可以实践于广告传播中。传统广告的投放往往都会注意高频次的覆盖,尽量在消费者忘记上次的广告信息前就看到第二遍。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却在很多新的广告形式中被忽视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影视剧创意中插。
影视剧创意中插,是结合了热门影视剧IP和品牌信息的新广告形式。巧妙融入剧情的产品信息,形成了沉浸式的传播体验,其传播效果是很可观的。然而大多数影视剧创意中插,是仅仅与影视剧绑定的。消费者看完一部剧集,其中创意中插的生命力也就终结了。消费者脑中关于中插广告的信息,很可能会被更多的信息所覆盖,很快被遗忘。
要充分利用创意中插这种形式,就要调动起各种传播渠道,在消费者遗忘曲线的高峰期,再次强化品牌信息在他们大脑中的记忆,避免他们对品牌信息的遗忘。北京鹰翊广告在唐小僧品牌的传播中,就遵循了这条规律。
唐小僧理财是资邦集团旗下一款手机理财app,上线3年后,依然存在知名度较低的问题 ,塑造品牌的任务落到了鹰翊身上。鹰翊认为,从 0 到 1 的品牌塑造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唐小僧理财的品牌塑造应分为认知和深度沟通两大阶段,目前大众对唐小僧认知不足,首要任务是解决认知问题,即提高知名度,传递“理财就用唐小僧”的核心信息。
为了这个任务,鹰翊选择爱奇艺热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使用剧内原班人马演绎了10支创意中插故事,每个故事巧妙的嵌入了唐小僧,演绎一场场因钱而生的大梁小故事。借助琅琊榜这个大IP的影响力,实现品牌信息的高效露出。
然而传播过程不能到中插播出就结束了。消费者因为观看创意中插而接收到唐小僧的品牌信息,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度。而这个认知需要进一步强化,才能不至于被其他信息冲淡甚至被覆盖和遗忘。
按照消费者常见的观剧习惯,在视频媒体观看影视剧后,往往会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进行讨论。那么在这些平台预设传播阵地,开展与IP相关联的营销活动,就十分利于实现品牌信息的二次传播,进而加固消费者对品牌信息的记忆。
在每条创意中插的结尾,鹰翊加入了社会化营销的信息:手拿手机的中插演员引导观众前往社会化媒体参与互动。
在社会化传播板块,鹰翊杜撰了一个情节,《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大梁皇帝封唐小僧为送金御史,在微博平台开启了#大梁领金令#为主题的送金活动,与中插故事结尾形成呼应,构成联动传播矩阵。
#大梁领金令#,顾名思义是一个送金送福利的活动,鹰翊把它设置为互动答题的规则,围绕《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剧情和唐小僧的10支创意中插设定互动问题,答对即可参与抽奖。
#大梁领金令#互动活动配置了100位KOL,用于活动扩散;同时《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剧内的10支创意中插也利用KOL扩散。这样以来,剧和网的联动更加紧密更为整体。两端配合一起发力让唐小僧品牌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曝光,唐小僧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传播。
根据统计数据,在这次传播活动中,剧内中插曝光3亿次;社会化媒体互动活动也得到了很好传播,话题阅读量达到了2700多万;矩阵联动曝光的同时也给活动落地页带来了可观的点击流量,实现了14.6万的PV点击量,从客户处得到消息,本次热剧+社会化整合联动传播期间,注册入金率提升高达70% 客户表示很满意。
总的来说,在广告传播中,要把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遗忘也算作一个重要的变量,在消费者遗忘曲线的高峰期再次发动传播campaign,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很多案例告诉我们,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其实传统的“广告轰炸”的原理依然是有效的,只是需要用更好的创意去加以包装。多平台、多波次、多联动的传播,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