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tto个乐首支品牌片:和马伯骞一起,图个乐
The most important kind of freedom is to be what you really are. You trade in your reality for a role. You give up your ability to feel, and in exchange, put on a mask.
最重要的自由就是做真正的自己。你总为了一个角色放弃了真实的自己。你总去舍弃了自己的感受,换上一张面具。
——Jim Morrison
TVC | Grotto个乐×马伯骞: 过「马」路
「自由」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条条框框组成,但又都伸出了条条框框。
当我没有那么在乎的时候,
当我可以走走停停的时候,
反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每条路,都是我的⻢路。
图个乐,挺自由。
GROTTO, BORN FOR FREEDOM
向上的Grotto,指引了自由的方向。
与Grotto的初次见面,是它的品牌LOGO,一个向上的、清晰地写着个乐的「个」的品牌LOGO。
对于这个符号,我们意外地感到似曾相识,它就像是60年代反战时期、嬉皮士们高举的和平符号。向上的箭头谐音品牌名的「个」字,传递出向上的自由意识、爱与和平的精神。
太有趣了。伟大的60年代,伟大的Peace&Love,伟大如马丁路德金的一众先驱者们。
我们不知道Grotto是否也是这么看待和平与自由,但是从Grotto的包里,我们确实发现了love and peace:人们还在苦恼如何选择适配不同场合、不同物件的包型时,Grotto已大胆突破传统框架,推出不分性别、无任何限制的包包,助人摆脱不必要的束缚,从其无性别包款的「穿搭正义」、跨界联名款的「交友正义」、高性价比的「财富正义」中可窥见。
Grotto的品牌基因,正是诞生在今日和平与自由年代,男女平权,不断向上的「生而自由」。
THE WAY TO FREEDOM
通往自由的道路,是哪一条?
「自由」,是被提及最多的名词。但关于「自由」是什么,每个人心里恐怕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今日,哪怕吃个水果也会说「水果自由」。它是每个人的向往和目标,也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逃不开的命题:从福柯的抵抗,到德勒兹的游牧,再到德里达的解构……究其核心,都不外乎「自我」,它要求我们聆听内心真正的渴望与认同,并践行之。
何其有幸,我们这次也可以在广告里,和大家谈论自由。
作为Grotto首支品牌片,我们必须输出鲜明的品牌价值观,告诉消费者,什么是Grotto的「生而自由」。
Grotto的生而自由,以高性价比、无性别、跨界联名,和其独特的设计美学,打破了消费市场里的「规则」,提供给消费者更包容、友善的产品系列,这是品牌给予消费者的「解放」。其中灌注着从品牌诞生至今,血液里延续着的平权、随性、不断打破边界的探索精神。
因此,在处理「自由」这一命题时,我们也试图以一种更随性的方式,将这一自由精神贯彻到底。为了实现品牌理念与自由价值的呼应,我们还将Grotto的品牌名融入其中,由此,得到了我们的主题——「图个乐,挺自由」。
图个乐,与「自由」的阵痛。
来谈谈我们这看似信手捏来的主题,就像它的字面意思那般简单:「图个乐」——做某件事只是为了整点快乐。
看似随意的状态,实际上……问问自己吧,上次你花时间只为「图个乐」是什么时候呢?周围的人总说,每当想放纵一下、停下休息片刻时,总生出一种不安感,好似一种持久的、隐隐的心理疼痛感。
不少社会学理论乐此不疲地回溯童年时期的个人经历,认为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每一步都影响甚至造就其成年后的人格特质,甚至落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形成「成功人士性格」的说辞里。这种好似每个选择都要有结果、都要承前启后、循序渐进、稳步向前通向成功的条条框框,伴随个体的一生,令人难以妥协。
也许它会是成年人生活中,那如影随形「自由」阵痛的来源。让我们失去了,小时候在被大人问及「你愿意做什么」的时候,那种只要有趣、只要快乐就好的「图个乐」心态。
就像「自由本身是条条框框,却又伸出了条条框框」,伸出来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感到阵痛呢?
正因为看到了自由的阵痛与「图个乐」的难得,所以我们珍视这份「图个乐」心态,我们把它当作、至少希望它能成为,实现自由的某种途径。
TVC 文案
小时候,我总好奇⻜是什么感觉。
双脚离地的那一下,好像可以摆脱所有的限制。
现在我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喜欢走路,
走在⻢路上,好像生活的UP and DOWN。
有时上,有时下。
有时高,有时低。
有时红灯停很久,有时绿灯一直走。
⻢路虽然有无数限制,但每个路口和转⻆也充满了未知。
双脚在条条框框以内,眼睛却可以越过这些条条框框。
看街上的路人在做些什么,或者幻想着成为他们,
忽大忽小,忽远忽近,自由的模样。
「自由」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条条框框组成,但又都伸出了条条框框。
当我没有那么在乎的时候,
当我可以走走停停的时候,
反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每条路,都是我的⻢路。
图个乐,挺自由。每条路,都是我的马路
既然要“图个乐”,那么过于刻意、广告的表现,也不是那么对路。于是,我们再次思考自由之于Grotto、代言人、个乐之间的关联,以及是否有一种最自由、最自然的表达。
一本「书」名进入到我们的讨论里,有点意思,是寺山修司的《扔掉书本上街去》。由此我们进一步思考「街头」与「自由」之间的关联,并确定了这支影片的背景——街头。
至于如何具像化地通过镜头呈现自由?我们决定将主人公放在纵横交错的马路上,让他直面条条马路交汇的那些转折点,就像面对大大小小的人生抉择,始终笃定从容,直到「每条路,都是我的马路」
自由的「骞」面──代言人马伯骞
当我们拥有了主题,也总算打磨好了TVC的大概框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等着我们回答:
这首「个」代言人,应该要指向谁?
此前,我们试图与Grotto一起,抛下一些「世俗」观念,别只看流量而不看质量。所以,我们认为TA需要具备和品牌主张相似的「自由」属性,最好是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能屈能伸、收放自如的角色。
「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就是这样」,「我只是希望能够做得开心就好了,也不是说一定要成为什么」。一个偶然与巧合,我们发现马伯骞的自由观亦可浓缩为「图个乐」的精简表达,他与Grotto的品牌理念高度契合。
游走在唱作人、演员、rapper、潮流主理人、策展人等多重身份之间,他从不受限于任何一种角色与脚本,很自由,因而充满了无限可能。于是,我们便找到了我们的「千里马」。
和导演赵丹一起,让身与心都自由
如今,「自由」的模样初具雏形,离具象的体会和领悟,似乎只一步之遥。
千里马有了,承载着自由的包也在身上了,只差「个」伯乐——导演,来牵引着那些抽象的、理想的,直至抵达马路的另一头。
「我们不希望,整体拍得太过于广告」Grotto始终反复地向我们强调这个「好消息」。我们也就毫不犹豫放开地(或者说遵照着客户的brief)决定了那很「自由」的导演,代表作为NEIWAI内外《身体十问》的赵丹。我们希望片子展现一种「意味着选择、行动与责任的自由」,而这需借变化、控制等画面的起承转合来彰显。
而赵丹的作品正是这般富有节奏感、张弛有度,看似自由随性的视听语言,总在恰当的时候直指核心,设置一些停顿,唤起一些思考。对!是这个项目需要的,通过精准的散漫抵达真正的自由。
限时8小时,不限量的自由
项目开始到正式拍摄,经过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也好,入秋的成都不那么炎热。
与过去的项目不同,这回我们比过往更早抵达拍摄现场。从勘景到复景,走了无数的马路。只希望好不容易、终于能上街的我们,尽可能地做好前期筹备,在拍摄当天获得充分的自由,让短短8小时的「自由活动」能真正地不受限制。
初秋的成都,虽然不再是夏天时「被雨困住的城市」,但我们对天气还是没有十足把握,尤其是好多个气象网站都指出,那几天的成都有极高的降雨几率。但幸好,或许自由本就是「天赋人权」,或许我们都得经历一些「未雨绸缪」,拍摄当天的天气比理想中的还好,甚至还过于热情了。啊,不愧是成都。
拍摄期间8小时的限时自由,引领我们穿越了大半个成都,从南走到北,郊区走到市区,白天走到黑夜,看到了成都的热烈,也看到了我们每个人对自由的独特诠释。
最后一个场景,设置在辽阔的天台上。映入眼帘的是成都的高低与细节,以及一望无际的天,这也许是自由最直观的体现。真幸运,这份「直观」抢在观众之前,先被我们领略。
在最后的最后,受烂漫的自由气息驱使,我们燃起了烟火,让它在辽阔的天际绽放。理所当然绚烂的、不一样的烟火,在黢黑的夜空中、每个人瞳仁中闪耀,即使闭上双眼,那光仍在眼里闪烁、跳动。
后自由
距拍摄结束到现在,已近一个月的时间,北京的秋天十分凉爽,正是最自由的时节。
偶尔想起拍摄时的种种,还是感到很不真实,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过。
这趟「旅程」,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不仅仅是项目上的,还是我们对自由和对广告行业的新领悟、体会,也恰好回答了我们思考以久的问题——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我们能拥有的自由;什么是我们想做的广告,什么是我们能做的广告?
我想,对于妖怪而言,我们想做的广告,也不一定非要是什么广告或是客户,或许我们更应该在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里,努力地伸出条条框框,且真诚地成为自己,自由地接受所有的变化,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追求自由的脚步永不会停止。
花絮 | Grotto个乐×马伯骞: 过「马」路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