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eno11新品发布:你手边的「生命力搭子」
经历短短两三年,人们对线上发布会日趋熟悉。
面对已自成标准的发布形式,即使是先行者硬糖,也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持续进阶,并再次交出 Reno11 这一亮眼答案。
2023 年 11 月 23 日 14 点,OPPO Reno 系列 新一代智能手机 Reno11 满载期待回归。
同样回归的,还有硬糖的拿手好戏——「非常规」新品发布事件。话不多说,先来一睹为快:
当硬糖项目组一接到发布 brief ,熟悉感油然而生。
领先的影像,美轮美奂的外观,人性化的 OS ,还是那个大步流星又熟悉的 Reno 。
但与“熟悉”相关的,不只 Reno 。经历短短两三年,人们对线上发布会也日趋熟悉。
无论是多场景的转换、创意的转场,还是多体验演示,观众能感知的变化与惊喜也越来越少。
面对已自成标准的发布形式,即使是先行者硬糖,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也需要持续进阶。
而我们每次进阶的起点,其实都源于对 TA 的深度定制。
喜欢为新衣服自拍 ,喜欢结伴吃冰,喜欢定格夕阳,喜欢多巴胺,也喜欢芭比粉和美拉德…...
Reno 代表的年轻人,即使在世界下沉中,也在找寻情绪上升的方式,努力缝缝补补。
以「生命中感知美好」的形式展示着「生命力」,也疗愈着自己。
而这,也与 Reno11 希望用宝石外观与单反人像带给 TA 生命疗愈感的理念,不谋而合。
Reno11,就是随时随地陪伴 TA 的「生命力搭子」。
由此,我们便得到了答案,为 Reno11 做一场「有生命力的」新品发布。
有生命力的场景
在生活里开发布会
在挖掘了许多 TA 充满生命力的瞬间后,我们曾构思将发布会,打造成一场与生命力搭子的 City Walk 。
剧情主角在有生命力的场景里,边逛边讲述,而 Reno11 就如亲密朋友般登场。
但在讨论过后,我们都希望让 Reno11 作为真正主角能更加突出,忍痛舍弃了 City Walk 的载体。
不过我们仍保留了有生命力,又能合理展现产品力的发布整体调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就是我们“握紧生活宝石”氛围的开场影片——
同时围绕冬日暖阳的闪光宝石调性下,我们根据环节的气质与需求,分别设计了广阔通透的开场地、简洁疗愈的宝石家、阳光葱绿的户外公园,松弛舒适的日常家四大场景。
为了让受众感知,接近生活的产品,我们首次完全“不搭大棚”,全数使用实景,打造发布场景。
「在生活里开发布会」的成果,也让观众感觉到,这是一款真实为生活带来美好的手机。
有生命力的讲解
把生活变成“大屏”
即使是线上发布会逐渐成熟的今天,许多发布形式,其实都很难舍弃“大屏”的存在。
它就像是开场仪式感的“定心丸”,似乎有它,才能显示出发布的厚重。
但面对这么一款希望接近用户生活的产品,OPPO 与我们都觉得,它其实会增加产品与用户的距离感。
所以我们共同决定——舍弃传统意义的大屏,让生活变成更会说话的“大屏”。
为了让观众感知行业观点的隆重感,我们在前期就做好了画面构图与花字空间的缜密思考。
同时为了与观众拉近距离,用区别传统发布会的视角与运镜,沉浸地带出白月光氛围。
用镜头语言让产品经理化身白月光女孩
也让转场不只是转场,让观众直接感受,传统繁复的单反拍摄与轻便的 Reno11 的对比。
观众还能通过场地、产品经理造型的改变,直观感受到每款宝石配色,背后美好的寓意。
每一样精心设计,增强了可看性,也达成了产品卖点的有效传达。
不再有常规发布会“上网课”的即视感。
有生命力的演示
让生活所见如所愿
OPPO 新官宣光影美学家朱一龙,首次亮相即在 Reno 。
明星出席发布会,总有种赶场子、背通稿的机械感与行活感。
所以区别于走走过场,我们选择让他抢先一步,真实体验 Reno11 作为生命力搭子的影像魅力。
在有限的拍摄时间内,我们还就拍摄的样张,与他进行了一场质感十足的“光影美学对话”:
在轻松的对谈中,朱一龙展现的是自然、真诚、有生命力的演示与分享。
以及在短暂时间内筹备拍摄而成,阳光感十足的光斑人像大片。
而在这背后,则是我们不停的预设走位、抢天光、保状态,以及规避场地频繁轰鸣的飞机。
但幸好所有的一切,都在彼此的专业配合,达成了最好的效果。
这样的配合,还体现在四款宝石配色的精致展示上。
即使只是发布会,我们对产品特写的要求,也并未低于 KV 拍摄。
以及发布会上出现的每一款产品特写,都将 Reno11 精致外观的坚持呈现得淋漓尽致。
流体云——重要的事,实时在线
NFC自由刷——自由角度,无感切卡
对受众高频场景的精准选择与高质呈现,也让产品的人性化新功能,直观地转化成了生活便利。
所有精巧的构思,都在为 Reno11 「让所见如所愿」的磅礴生命力服务。
在筹备 Reno11 这场新发布的同时,硬糖其实也在布局着自己的新动向。
在10月中旬,我们搬进了新的宽敞办公室。
总爱拍拍太阳的我们,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在每天,拥有了更美的朝阳与夕阳。
每当加班加到天旋地转时,看看窗外总觉得,这其实也是灌注给我们的,有生命力的疗愈宝石。
这样的宝石,不只有窗外的太阳,还有一路真诚信任的客户们、并肩作战的制作团队们。
彼此的认真与努力,才是真正灌注作品生命力的关键。
带着这样的感知,我们也将在创造好作品的路上,持续进阶。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5条)
不知道为啥,买空调从来没考虑过美的。。。
1.上出风口能不能避人吹这个事情,看的是里面的零件,如果里面零件不好,上出风口也会吹到人,就相当于一个挡风板而已,治标不治本
2.空调具备制热制冷,制冷往上吹是对的,能让屋里凉的快;但是如果制热往上吹,那简直是灾难
3.上出风口要注意棚顶墙皮哦~
所以总结下来“落不落后”不是出风口样式决定的 而是里面的零件,不要把产品零件质量跟营销混为一谈哈
1.9成消费者都不了解,也没有必要了解“看的是里面的零件,如果里面零件不好,上出风口也会吹到人,就相当于一个挡风板而已”。普通消费者知道的就是挡板能避免下风口出风的空调直吹。所以小米上出风的产品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问题从来都不复杂——就是大多数消费者看来,视觉的直吹一定“体感冷”。
2.小米能做上风口,就是因为解决了热效率转化的问题。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当热效率不够的时候,冬季上风口出热风的话,但体感依然会冷。但小米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款产品成立。
3.同2,也解决了「回风距离」的问题,保证可以贴顶安装。
产品和营销没有明显的分割线,好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这就是真理。需要消费者弄懂你的123之后再选择一款下风口也无风感的空调?太傲慢了。
1.我跟你讲空调的原理=我自以为是,wow~
2.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消费环境 消费者还在为故事买单 那这就是我们认知差距的事情了 大多数消费者在买之前都会研究的很透彻 毕竟是家里的大件 不像你买铅笔一样随便哈
3你既然表达了产品能够直观的解决问题 那你自己说的2里面直观的表达了吗 不还是要解释吗?如果还是要解释 那你为什么要说别人“落后” 用小米拉踩别人呢
好的产品确实是好的营销 这个逻辑没问题,小米选择用详情页去解释自家的空调,美的选择用socialvideo的方式解释,两个没有对错,能让用户看到,理解就是好的“解释”,你会发现 我得最终目的是让用户理解,让用户看到,而不是靠一些......所谓的“行业人士”“广告专家”来拉踩哈
2.拜托哥们,美的这个什么职场同事篇,居家情侣篇,才是所谓品牌故事好吗?
3.你逻辑很差——我的2专为你解释。
毕竟谁会和傻子较劲呢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就像su7一样不是简单3年就造出来。小米家电的供应链很早就布局,2018年小米发布首款空调,往前推一点,小米做空调也得有10个年头了。当然这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毕竟老玩家都不止10年了
2.小米核心单品也不神秘。美的“酷省电”系列出来后半年,小米推出“巨省电”作为对标,两款都是近两年卖得非常好的。所以产品洞察or技术真不是说,摆风口放上面那么简单,拿业绩的品和拿流量的品,行业内的大家都拎得清。指不定董小姐的玫瑰金空调还卖很好呢,说到底,还是要看数据
3.美的这个案例很普通,但没必要拿小米踩一脚。小米的自然流现在近乎无敌,美的等传统家电确实也有顽疾,但没有拿小米的营销方式直接套用这种好事
看到行外人指导行内人真是有点难绷????被小米抢市场不说,还要这样被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