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春芳菲,又一岁清明至。
今天,我们想用一条片子,献给每一份思念。
《相信爱的人从未离开》
用食物和人的情感联系
浪漫化演绎生死议题
清明,是一个特殊的节气。它是一个和“生死命题”相关的节气,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相信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它是有一定分量和高情感浓度的。
饿了么时令官一直以食物作为内容载体,通过不同的社会议题/话题,建立时令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联。在这个清明节,我们做了一次特别企划:以食物为载体,探讨食物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我们抛开清明营销的传统思路,不去拍一条冗长的故事片,渲染生死相隔的沉重感,而是用真诚的洞察与情感,唤起大众情绪共鸣。
回到大家对已故亲人心底最深处的感受,其实是:爱的人在我们心中,从未离开过。因为我们总会在无数个瞬间想起他们,取得了好的成绩,人生进入了新阶段,甚至只是看到了漂亮的风景,吃到了TA爱吃的食物,都会想起TA,想起我们和TA之间那些回忆与故事。就像有网友分享梦见外公说想吃鳕鱼堡。其实不是外公想吃汉堡,是你想他了。于是清明扫墓,对大家来说,更像是一次“探望”和陪伴。带上他们爱吃的,没吃过的食物,不是出于形式,而是希望他们真的能吃到。
所以当我们再扣回到清明追思扫墓的传统习俗上时,会发现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像是一次特别的“相聚”。我们带上逝去的人喜欢吃的、喝的,去探望他们,聊聊天,就像是再陪他们吃了顿饭。这也是我们视频核心创意的来源:还原一个不寻常的日常——用看似日常的场景,演绎清明节扫墓的情景,对坐着分享食物聊聊近况,就像TA没离开过,一直在身边在心底。不刻意煽情,不故作沉重,如果有机会再见一面,我们也许字字不提思念,却又句句都是思念。
而在这其中,食物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载体。父子间一顿没好好喝过的酒,夫妻间迁就了一辈子不放葱的扬州炒饭,祖孙间给奶奶带的小蛋糕。我们相信食物能够表达那份牵挂与思念,因为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爱吃的,还记得他们,他们就从未离开。
只有一种味道可以跨越生死
那就是「你记得」
当落到具体人物关系,和食物的故事中,我们从中国典型的父子、夫妻、祖孙三种人物关系作为切入口,在每个人心里,总有那么一种「你记得」的食物,惦念着一个人,让食物成为所有情感的寄托——
也许是一种遗憾,
总想管着父亲喝酒,却忘了陪他喝一杯
也许是一种陪伴,
把她喜欢的口味,吃成了自己的习惯
也许是一种惦念,
记得奶奶最爱那口,就想把好吃的都带给她
在这一刻,食物是一种引力,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而我们终会在这份熟悉的味道里重逢。
最后上一波拍(洱)摄(海)花(美)絮(景),供所有人可见。
写在本篇的Endingline:感谢客户、制作团队不分日夜与我们同在。
数英奖案例展示
创作人员名单
团队负责人:肖坤
阿康:陈欢欢、连程
美术:蒋思、施亮
文案:王梦博、杜孝丹、梁少怡
数英奖参赛项目说明 - 天与空,创意代理商
【背景与目标】
饿了么时令官一直以食物作为内容载体,通过不同的社会议题和话题,建立时令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联,而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气如何在这个和“生死命题”相关的时令,找到饿了么时令官的沟通切入口?
【洞察与策略】
清明节对中国人,是一次特别的相聚。在清明扫墓的习俗中,我们总会带上逝去的人喜欢的食物,去探望他们,就像是再陪他们吃一顿饭。在清明这一天,食物拥有了特别的意义,成为了我们与亲人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可以跨越生死,和爱的人重逢。
【创意阐述】
我们用一次特别企划,探讨食物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影片中我们演绎清明节扫墓的情景,人们真的借着食物,在这一天和爱的人重逢,分享食物聊聊近况,就像TA没离开过。用真诚的洞察与情感,唤起大众情绪共鸣,也献给清明的每一份思念。
【结果与影响】
最终获得全网总曝光130,000,000+,全网总互动450,000+,视频播放量1,200,000+。
终审评委(金、银、铜评级全部显示,无奖评级仅显示带评语者)
创意单元-视频组-短视频类
-
具有人文气质的内容,能将好的洞察高品质落地更值得加分
-
好创意就是这样的。从来不追求花哨的特效,就能说好一个超现实的催泪故事。
-
《相信爱的人从未离开》,在一个特殊的季节,笑中带泪的直面中国习俗中不愿直面的逝者、死亡,广告主选此赛道有大气魄,代理公司非常棒的完成了创意和文案,成为一个打动人心、温暖人心的作品。为这个作品的整个定义点赞。
-
虽然在喧闹的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内容不一定会特别合群,但是真得想给这个案子狠狠的点赞,让算法把好作品推荐给更多的人。
-
阴阳两隔也被创意打通了,国内创意也能正视生死,值得鼓励
-
轻巧而有效,真诚而出众。不是宣言,而是真实的大众情绪表达。
-
很动情
-
“如果可以,再见一面吧” 这是很大胆的一个想法,也是很多人呼之欲出、却又放下的念头,用彼此记得的味道,再次与失去的亲人连接起来; 品牌愿意往后站,把情感留给用户,是很棒的出发点。
-
情绪价值拉满
-
意义挺大,用食物也很合适
-
食物是情感的寄托,光这个洞察就值得拿奖
-
触及到敏感的清明题材,却能找到感人的切入角度
-
我们中国人的食物是带着很厚重文化意义的,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片子拍的也很有感觉 但一时没理解这个跟外卖的关系是在?点买卖去祭奠故人?
-
无
-
很感人,概念也非常好,這是典型的從人性出發,同時也跟品牌有所關聯性。
-
人文关怀拉满,很治愈,引发情感共鸣,让食物成为纽带,让品牌成为媒介。
-
清明一直是营销日历中少被染指和触及的时间,饿了么用舒适的方式,打开了另一个沟通路径,未谈及生死,却能感受到依依离别,再用熟悉的味道证明,离开的人未曾离开。
-
饿了么的有一次节气营销,在传统节日清明节点,洞察细腻感人,用食物作为思念亲人的情感纽带,表现形式也温情动人,但三个反转形式都一样到后面就漏题了。
-
食物是承载思念的载体,饿了么负责传递这份思念
-
不避讳在敏感的节日谈死亡,一部让大家都能情感共鸣的作品
-
洞察可以,但演出少点火候。和小罐茶的父亲节有相似之处。
-
有洞察,内容有水准,将中国传统文化升华。
-
很大胆的角度,很自然的落地
-
这两年鬼片突然多了起来,这条情感调性都拿捏的刚好
-
文案有些絮叨、啰嗦,配音也不走心,没有日式广告的质感和台湾广告的温度,而且台湾和日本都有过类似的洞察,拍得也更好,珠玉在前,对于饿了么来说,执行很一般了。
-
将食物与过世亲人联结,是一个简单但足以令人共鸣的策划。
-
清明的意义与中国人特殊的情感沟通方式,用食物与味道穿起来,变得很有味道。
-
简单动人
-
很温情,食物是一种引力,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也思念着爱的人
-
创意有突破,清明节可以从容谈死在品牌方来说不易,饿了么以食物在人与人之间的建立情感纽带,情绪渲染做得比较克制。在节点的气氛下,很容易打动人心。
-
看到了企图心,但是下次别做了。
-
看下去会泪目的视频,清明的话题难做,这条视频算是给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
我也如此相信。
-
洞察精准,无需技巧,全是感情
-
创新选择 传统沟通
-
大胆的创意入口,可以提炼得更感动。
-
似乎可以更温暖一点
-
片子挺好,始终没看到跟饿了吗有什么关系
-
清明节订单的独特似乎平台无法支撑诶。
专业评分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