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浏览器20周年:抱歉,占用了这么多年的公共资源
「明天来UC上班」这个互联网老梗,UC官方终于作出了正式回应。
没错,就是那个诺基亚年代必装的浏览器——UC。今年,迎来了它的20周年。
老规矩,先看片片。
《UC20周年广告片》
玩梗埋梗啥的,都是表面功夫。背后想说的,还有很多。
是的,UC还活着,活得好好的
和其他极简的垂类App不同,综合了搜索、小说、视频、短剧、网盘的UC,像是一把「互联网的瑞士军刀」,刀刀捅向中国更庞大的互联网基本盘。
而全球6亿的用户量也早已坐实着UC作为手机浏览器大哥大的地位,但作为20周年的品牌片,只讲这些产品功能,似乎少了点诚意。
20年了,也想重新认识一下彼此
「给UC找到有原生质感的品牌社交标签」,这是brief题中之义,但同时也映射着一个事实:流量被各种垂类App分化割据的当下,那个作为“门户入口”而存在的浏览器时代;那个曾经帮你上网省流量、上课时用文字直播看球;买新手机时第一步先安装浏览器的时代,原来,已经过去了许久。
(用过这个界面的,应该都是中年人了吧)
所以作为工具化平台,希望树立品牌社交标签来塑造品牌记忆点,甚至用于指导长远的营销动作、端内活动。这,是brief的弦外之音。
#会玩#
UC很会玩,因为UC网友也很爱玩
也就前两个月《歌手2024》热播,当互联网都在喊人上歌手为国而战之时,一条“UC网友把雷军投上第一”的截图冲上热搜,甚至小范围破圈,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里,而这正是UC网友的杰作。
事实是,很会玩、爱整活,并且和网友玩在一起,一直是UC刻在骨子里的行为习惯。
从早年间的UC奇趣百科(小贱君IP)、正经部、网友调侃「UC上班梗」,到今天各种榜单等等用户整活行为。「会玩」,正是那个我们要找的品牌社交标签。
当QQ浏览器,讲青春回忆;百度浏览器,聊努力生活;UC浏览器,则是期待着所有人,可以玩在当下,玩在一起。它是这样说的,这20年来,也是这样做的。
比片子更重要的是
找到品牌未来深耕的方向
「会玩」不只是一个关键词,也不是只为了拍一条片。字眼之外,它的意图也将去指引品牌在未来的营销动作、端内社区活动。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环境愈发严肃紧张的情况下,「会玩」更像是我们的一种期盼和愿景。期待看到有这样一个地方,玩梗不必上价值、互动不先看地域、讨论不只看男女……让人从生活中短暂抽离,解构世相,享受简单纯粹的放松和快乐。
UC20年,会玩了20年,这是给老用户的回应,也是给新朋友的一次自我介绍。
因为我们也是如此相信:
UC上,每多一个会玩的人
世界上,就会少一个不开心的人
创作名单
品牌:UC浏览器
代理商:凡人广告
导演:陈马俊
制作公司:Playfilms
凡人广告创始人:Randal
客户总监:龙哥
创意总监(copy):梁大豪
创意总监(art):Seth Lau
美术组:加班侠、大嘻嘻
文案组:孟子、王正晨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5条)
不知道为啥,买空调从来没考虑过美的。。。
1.上出风口能不能避人吹这个事情,看的是里面的零件,如果里面零件不好,上出风口也会吹到人,就相当于一个挡风板而已,治标不治本
2.空调具备制热制冷,制冷往上吹是对的,能让屋里凉的快;但是如果制热往上吹,那简直是灾难
3.上出风口要注意棚顶墙皮哦~
所以总结下来“落不落后”不是出风口样式决定的 而是里面的零件,不要把产品零件质量跟营销混为一谈哈
1.9成消费者都不了解,也没有必要了解“看的是里面的零件,如果里面零件不好,上出风口也会吹到人,就相当于一个挡风板而已”。普通消费者知道的就是挡板能避免下风口出风的空调直吹。所以小米上出风的产品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问题从来都不复杂——就是大多数消费者看来,视觉的直吹一定“体感冷”。
2.小米能做上风口,就是因为解决了热效率转化的问题。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当热效率不够的时候,冬季上风口出热风的话,但体感依然会冷。但小米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款产品成立。
3.同2,也解决了「回风距离」的问题,保证可以贴顶安装。
产品和营销没有明显的分割线,好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这就是真理。需要消费者弄懂你的123之后再选择一款下风口也无风感的空调?太傲慢了。
1.我跟你讲空调的原理=我自以为是,wow~
2.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消费环境 消费者还在为故事买单 那这就是我们认知差距的事情了 大多数消费者在买之前都会研究的很透彻 毕竟是家里的大件 不像你买铅笔一样随便哈
3你既然表达了产品能够直观的解决问题 那你自己说的2里面直观的表达了吗 不还是要解释吗?如果还是要解释 那你为什么要说别人“落后” 用小米拉踩别人呢
好的产品确实是好的营销 这个逻辑没问题,小米选择用详情页去解释自家的空调,美的选择用socialvideo的方式解释,两个没有对错,能让用户看到,理解就是好的“解释”,你会发现 我得最终目的是让用户理解,让用户看到,而不是靠一些......所谓的“行业人士”“广告专家”来拉踩哈
2.拜托哥们,美的这个什么职场同事篇,居家情侣篇,才是所谓品牌故事好吗?
3.你逻辑很差——我的2专为你解释。
毕竟谁会和傻子较劲呢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就像su7一样不是简单3年就造出来。小米家电的供应链很早就布局,2018年小米发布首款空调,往前推一点,小米做空调也得有10个年头了。当然这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毕竟老玩家都不止10年了
2.小米核心单品也不神秘。美的“酷省电”系列出来后半年,小米推出“巨省电”作为对标,两款都是近两年卖得非常好的。所以产品洞察or技术真不是说,摆风口放上面那么简单,拿业绩的品和拿流量的品,行业内的大家都拎得清。指不定董小姐的玫瑰金空调还卖很好呢,说到底,还是要看数据
3.美的这个案例很普通,但没必要拿小米踩一脚。小米的自然流现在近乎无敌,美的等传统家电确实也有顽疾,但没有拿小米的营销方式直接套用这种好事
看到行外人指导行内人真是有点难绷????被小米抢市场不说,还要这样被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