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益短片:看不见的芭蕾奶奶
原标题:看不見的芭蕾奶奶 Ballet Grandma in the Dark
《看不见的芭蕾奶奶》
Background
在台湾,多数描述视障者生活的影片,总是以帮助他们自理生活为基调。爱盲基金会希望改变人们对视障者的看法,也改变盲人的自我认知。
Strategy
1、改变沟通内容
以纪录片形式,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而非关于同情与残障的故事。
2、改变沟通主要对象
不只沟通一般大众,更直接沟通“视障者”。透过影片的执行手段,我们让视障者与其家人能一起观看影片。
3、使用盲人社群传播平台
除了一般的传播媒体,我们更透过视障者彼此最常交流的“盲友聊天群组”,进行分享扩散,让全台湾多数的视障者,更容易接触与观赏到这部纪录片。
Execution
68岁的芭蕾奶奶喜欢跳舞,但由于视网膜色素病变,失去视力,从未亲眼见过孙女的她,也因为看不见,而无法像一般阿嬷可以照护孙女培养亲密情感。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正是芭蕾奶奶的儿子,他想帮失明的妈妈实现平凡的天伦之梦。因此花费超过半年,记录妈妈如何跨出黑暗,重新学习芭蕾,与孙女共同舞出人生难忘的回忆。
为了让视障者及其家人能够一起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们透过“导演口述影像”模拟视障者熟悉的方式诠释影片,同时调整声音细节并增强环境音量的“特殊音效”,使视障者能理解影像场景。此外,我们更邀请台湾金曲奖“视障”钢琴家黄裕翔担任表演伴奏,让影片平添意义。
数英奖案例展示
创作人员名单
创意长:周丽君Alice Chou
创意总监:王胜民Tomas Wang
副创意总监:江致纬Jerry Chaing
文案:萧郁为Joshua Shiau
制片总监:谢珊Shan Hsieh
业务副总:林諴彻Friedrich Lin
业务总监:季欣慈Sabrina Ch
数英奖参赛项目说明 - 台灣電通mb,创意代理商
【背景与目标】
在台湾,多数描述视障者生活的影片,总是以帮助他们自理生活为基调。爱盲基金会希望改变人们对视障者的看法,也改变盲人的自我认知。
【洞察与策略】
1、改变沟通内容
以纪录片形式,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而非关于同情与残障的故事。
2、改变沟通主要对象
不只沟通一般大众,更直接沟通“视障者”。透过影片的执行手段,我们让视障者与其家人能一起观看影片。
3、使用盲人社群传播平台
除了一般的传播媒体,我们更透过视障者彼此最常交流的“盲友聊天群组”,进行分享扩散,让全台湾多数的视障者,更容易接触与观赏到这部纪录片。
【创意阐述】
68岁的芭蕾奶奶喜欢跳舞,但由于视网膜色素病变,失去视力,从未亲眼见过孙女的她,也因为看不见,而无法像一般阿嬷可以照护孙女培养亲密情感。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正是芭蕾奶奶的儿子,他想帮失明的妈妈实现平凡的天伦之梦。因此花费超过半年,记录妈妈如何跨出黑暗,重新学习芭蕾,与孙女共同舞出人生难忘的回忆。
为了让视障者及其家人能够一起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们透过“导演口述影像”模拟视障者熟悉的方式诠释影片,同时调整声音细节并增强环境音量的“特殊音效”,使视障者能理解影像场景。此外,我们更邀请台湾金曲奖“视障”钢琴家黄裕翔担任表演伴奏,让影片平添意义。
【结果与影响】
1、影片一上线,迅速获得超过一百万次观看数;
2、获得十多家电视媒体报导,网路媒体报导更是不计其数;
3、透过“盲友聊天群组”的分享与扩散,让这部视障者也“观看”的影片,在台湾每十个视障者,就有一个人观看过;
4、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自尊与自信,带进了许多视障者的世界裡,让他们相信:看不见的你,也能相信自己。
终审评委(金、银、铜评级全部显示,无奖评级仅显示带评语者)
创意单元-视频组-短片类
-
从一开始黑屏的画面快速让观众同频,到后面每一个画面毫无拖沓的、没有任何“卖惨”、每一帧都充满了希望与爱与力量的呈现了一个完整的、令人动容的故事。 作为一个公益短片,通篇充满了弱势人士努力生活、对生活的希望,是欢乐的、充满爱的,但又能从隔代人圆梦的故事的每一个细节中无时无刻感受着弱势群体的不易,让关爱弱势不在变得苦情、变得催泪,而是能感受到他们的力量。 同时在影片色彩上,也很好的营造了故事的层层递进,从黑屏到黑白影调到最后表演的五彩,突出了奶奶圆梦后看不见的世界变成了五彩的。层层推进,是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记忆度很高,很动容,也很有力量。
-
真实感动,被自述的镜头解说旁白深深触动。
-
总有人,沉静的讲故事,安静的抚慰大众。 洞察照亮黑暗,执行方式本身也是一个创意
-
这是一部深刻且富有创意的公益短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探讨了视障者的生活和梦想。与传统关注视障者自理生活的影片不同,这部短片聚焦于视障者的精神世界和个人梦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挑战了社会对视障者的固有印象。
-
真实 温暖
-
确实真实感动
-
真实是有力量的,这个洞察角度也是很不错的,唯一就是显得有点冗长,在描述细腻情感上的优势也会降低观众的耐心
-
告别了公益短片常常使用的苦情叙事方式,选择站在个体视角,在平视的位置,从平淡日子里找到了一些golden hour,从眼前的灰暗中拨出一束光亮,让视障者及其家人重获勇气、重燃希望。同时,在呈现形式上,记录片和“导演口述影像”模拟视障者熟悉的方式诠释影片也跳脱出了常规的广告范式。
-
唤醒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爱,看完后似乎有种绵延不绝的力量感,带来的正能量是值得鼓舞的。
-
有温度,用真实的纪录片形式将公益内容娓娓道来。虽然有猜到最后视频会变成彩色,但舞台亮起还是有被深深触动。
-
非常诚挚的内容,独特的视角和表达,给予视障群体的鼓励和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是这个短片最大的意义
-
无感
-
值得一个铜奖。
-
有意义的作品,也有社会价值的提倡,只是不太清处受众在看完之后会产生什么行动
-
题材感人,看完感觉过于平淡。
-
祝福芭蕾奶奶。唯獨不清楚基金會在此案中的角色,
-
很感人的人物关系和真实故事。
-
题材不新颖,长度又太长,看不下去
-
议题和故事原型非常牵动人心
-
很温暖的公益项目
营销单元-内容营销类
-
传播的方式及平台都很精准触达了目标人群
-
有力量的项目
-
实际的项目社会意义远超创意内容表达的本身
-
创意单纯有力,非常的感染人,记录的形式也让更多的特殊人群打开更多的可能性,细腻真实,很棒。
-
人会因梦想实现而看到彩色,拍的很感人。
-
有身体缺陷并不意味着要获取同情,努力追求梦想的他们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
打破了公益片对于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做到了表达“爱与梦想,而非”同情与残障“,感情很克制。如果能再多一些传播渠道就更好了。
-
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视障者的生活和梦想,传递了爱与坚持的力量。项目不仅改变了公众对视障者的看法,还鼓励视障者自我认知的积极改变。通过创新的“导演口述影像”技术,使视障者能够与家人一同体验影片,增强了影片的包容性和影响力。
-
作为一支公益传播视频,有洞察有内容,如果能有除了内容传播外更多的动作就好了。
-
恰到好处的公益片,真实情感流露
-
这种主题的选择和创意的呈现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描述视障者生活的影片基调,也成功地将自尊与自信带进了许多视障者的世界里。
-
有社会化洞察和传播的思路,故事也很感人并充满力量,纪录片的叙述方式也能将真实完整呈现,但,纪录片的节奏和逻辑,有些单一和平铺直叙,在纪录内容的选择上,缺乏诱发观众情绪共鸣的爆点和启动键。
-
很有爱的记录片,在娓娓道来中唤起更多的爱心萌动,这才是创意的力量。
-
故事选得棒,有冲突和情绪引力。
-
很有意义的项目,切入点很好,具体的文案和形式的表达上也不落俗套。
-
电影是真正考虑到了盲人,让盲人和普通人都能够“看”懂。是有意义的纪录片。
-
NA
-
总有一些品牌在默默努力
-
很有共鸣的洞察
-
内容真挚,引起共鸣和思考
-
无
-
似乎看了一期节目,而不是在看一个广告,真实的力量最为动人。当我们不再推崇歌颂苦难,温暖和向上的力量也能让人热泪盈眶。
-
立意很高,创意表达略微单一了点
-
并没有很新的洞察和表达
-
整个内容感官上看得我有些不适,但并没有太多触动
-
情感就是不同人群中最普世的沟通语言,比较特别的视角,很朴实的纪录片式拍摄。
-
公益营销的目的应该能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个片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内容偏窄,无法能让更多的人有共鸣。
专业评分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