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an「绒化街区企划」:人宠友好在社区
2023年中国宠物犬总量达5175万只,宠物猫增至6980万(+6.8%)。高盛报告显示,中国宠物数量首超4岁以下婴幼儿群体。伴随养宠家庭增加,「宠物友好」的理念也逐渐深入基建,使公共空间开始“绒化”,但每年全国新增宠物友好型公共空间数千处,其中90%的空间仅停留于允许宠物进入,缺乏排泄处理、应急医疗等支持设施。
此外,「人宠双向友好」意味着让小动物们外出时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得到友善的接纳和照顾,相较于「宠物友好」,更有利于建立社区人宠关系的良性循环。但该理念尚未在当下得到广泛的科普,养宠与不养宠人之间在观念上存在着一定隔阂。
如何以一种友善、利他的形式在社区内形成人宠友好的氛围,是pidan「绒化街区企划」的出发点。
从2022年到2023年,pidan首先走进社区中那些与居民的烟火生活与精神生活密切相连的店铺,通过轻松易读的文字与视觉设计,默默传递人宠双向友好的理念:
2022年,pidan将首本品牌刊物《不辨的日常》落置于上海44家宠物友好的门店,人们可以通过城市地图找到这些店铺,在阅读中感受32位创作者与小动物有关的日常故事所带来的温馨与爱意,「绒化街区企划」由此而生。
2023年春,「绒化街区企划」开启2.0,pidan邀请日本宠物饮食专家林美彩共同完成了一份猫咪与人同享的食谱「馋猫儿 mini table」,人们可以在上海100余家宠物友好的空间中免费领取食谱和随行餐盒,和猫咪一起在小家享用春的滋味。
街区在绒化,但pidan期待以更切实的行动为宠物外出提供便利。
在2023年「绒化街区企划」的3.0阶段,pidan发起了关于「宠物友好物料包」长期公益计划,截至2025年春,已有500余个宠物友好店铺、文化空间、商场及街区参与。
「宠物友好物料包」希望为社区内的宠物与携宠居民提供这些帮助:当宠物在外临时所需或出现意外情况时,可通过取用物料包内的棉签、无菌纱布、宠物湿巾、除臭喷雾等基础物品简单处理;当碰上基础用品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查看物料包上最近医疗点的位置指引,及时带小动物就医;居民们还可以在绒化地图小程序上找到一张附近的宠物友好空间,和一份猫咪/狗狗不应激指南。
「绒化街区企划」在人宠友好议题的本源处延展,在开放式阅读、表达与探讨中,鼓励人们一起思考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024年春,在成都L'EST东顺城南街的一处公共卫生间,pidan布置了一场以「亲密的词典」为题的特别小展。整个空间被构筑成了一部立体词典,pidan把工业设计师们所创造的「物」作为一种语言,用于解释“我”和猫咪相处时细致入微的「亲密」感受,并邀请大家一同参与编撰。人类与猫咪的亲密关系,在书写中变得具体。
位于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的蓓蕾社区是一个理想中的人宠友好社区。自2021年以来,此地从宠物友好公约开始,逐渐形成了宠物友好商家联盟、宠爱志愿者服务队等社区公益组织,pidan的「宠物友好物料包」也成为这些商家的标配。
2024年夏,大城小村与pidan、小象君Elefam自然与动物保护智库联合在蓓蕾社区发起「动物志工作坊」。工作坊通过系统性的理论课程、游学观察及驻地写作的方式,为相关从业者、爱好者、创作者、学者及社区居民等更广泛的公众,提供综合性的动物保护及伦理知识。
2024年秋,在独立书店阅读节·成都站,「绒化街区企划」向大家分享了一份猫咪主题书单,包括:《那猫那人那城》朱天心;《我要它们活下去》片野由佳;《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丰子恺;《猫和狗的生活哲学》简单心理,等。
「绒化街区企划」仍在继续。通过实体工具包、小程序地图、设计创作、主题海报以及其他公益行动,pidan期待人宠友好的善意氛围能在更多社区中源源地流动起来、流转下去。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